分享到: | 更多 |
3月3日~4月11日,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组织策划的“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系列文章于《参考消息》刊发,近日以《甲午殇思》为名结集出版。这组系列文章,汇集了包括长期从事军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军队中高级领导干部和基层部队一线指挥员在内的诸多军事名家,从不同角度对甲午战争的研究成果。书中,他们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入剖析。其中,特别是在国民性、军事改革等方面的对比尤为发人深省,更对今日有着诸多启迪。
120年前的甲午战场犹如一个大舞台,台上的中日双方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文化以及由此决定的国民性,这是两国最根本的差距所在,而这一差距也充分体现在两国不同层次的国民身上。彼时的中国,由于清王朝的奴化统治,导致了民族精神和国家观念的严重缺失。统治集团和官僚阶层大多热衷于争权夺利,为一己的私利肆无忌惮地腐蚀国家和军队。普通民众则绝大多数精神麻木、萎靡不振,视国难于无睹,乃至屠刀落到自己头上时也如待杀的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而对手日本却上下同心,高层为战争准备殚精竭虑,民众则以“祈战死”和“勿生还”相贺上战场。中国人的“有家无国”和日本人的“有国无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映射到战场上就显现出了中日两军官兵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而这样的精神与思想落差实是中国甲午之败的根本原因。
甲午时期,中日同处改革阶段,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洋务运动”所推动的晚清军事改革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成功地将近代西方枪炮和舰船技术引入中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近代兵工体系,使中国军队进入火器时代;开办了包括福州船政学堂、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19所军事学堂,形成了中国近代的军事教育体系。但是,其与“明治维新”所带动的军事改革相比,还是处于“只变事不变法”,徘徊于“制器”和“练兵”的初级阶段。
日本则不然,在战略层面上确立了以侵略中国为主要目标的海外扩张路线、在军队建设上全面模仿西方军队和接受西方军事文化观念、在军事制度上建立了近代军事领导指挥体制、在国防动员上实行新的义务兵役制。日本这种脱胎换骨式的军事改革无论如何是晚清洋务派所不及的。
甲午战争之所以引起当代中国军人如此多的感叹与惋惜,也因为它是在少有的中国占有武器装备优势的情况下,打的一场彻头彻尾的败仗。在陆战场上,清军没有守住一座该守的城池,没有攻下一个该攻下的阵地;在海战场上,从丰岛海战到大东沟海战,北洋水师也没有击沉过一艘日本军舰。而这时的北洋水师却是亚洲第一海军,面对的只是刚刚组建6天的日本联合舰队。这再一次证明了装备不等于战斗力的论断。
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北洋水师腐败风气蔓延、军风严重毒化、训练弄虚作假,生生将一支庞大舰队掏得空空荡荡。尽管也有一大批爱国官兵在战场上英勇作战、为国捐躯,但却扭转不了清军战斗力整体孱弱的大势,只是给这场败局增添了一缕悲壮而无奈的色彩。正如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所述,北洋水师是在歌舞升平中悄然断送,甲午战场上的惨败实属必然。
今天,我们研究甲午战争并不是为了惋惜和痛心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是要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虽然120年后的又一个甲午年,我们已经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但是周边环境并不容我们懈怠和过于乐观。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后,中纪委在各个领域掀起了一阵强过一阵的反腐风暴,显示了中国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当前,国家和军队的改革正在逐步迈向深水区,虽然前进途中将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止步则必然前功尽弃,需要的是深化改革的决心和践行改革的能力。
同时,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富国更要强兵,强国梦离不开强军梦。而我军在全军范围内展开的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则是抓住了军队建设的核心,这是军队能够打胜仗的根本。
甲午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120年,但是它并不遥远。中国人对它的反思也不会停止,因为它能给予我们清醒的头脑和不竭的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