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跨越-2014”演习探索中国陆军未来之路
房永智//www.workercn.cn2014-07-04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跨越-2014”系列演习正在北京军区朱日和训练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亲身参与演习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这场大型跨区基地化实兵对抗演习,必将有力地推动陆军训练实战化进程,有助于积极探索中国陆军未来发展之路。

  陆军是一个古老的军种,曾经在战争历史舞台上为夺取作战胜利发挥过巨大的核心作用。我国幅员辽阔,陆地边界漫长,接壤国家众多,周边部分地区内部军事冲突威胁不断,因此保持和建设强大的陆军对中国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正是我军向信息化整体转型的探索时期,陆军正逐渐由机械化向信息化建设迈进。在海、空、天、电多维空间作战力量迅猛发展的今天,陆战场空间的仗到底该怎样打,陆军部队究竟该怎么建,这是摆在各国陆军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美军为应对作战需求,提高陆军的整体作战能力,提出要建设一支信息传输数字化、指挥控制实时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的“21世纪新型陆军”。美军还将组建的第一个数字化师放到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实际对抗演习,有效地检验了军队对陆军建设发展的合理构想。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我军陆军正在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陆军新型作战力量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是否真的符合实战要求,陆军的指挥控制、兵力运用、作战原则会发生怎样变化,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探寻和检验。

  中国已经有较长时间处于和平状态,要想实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实战化训练对于中国陆军来说尤为关键。而“跨越-2014”系列演习正是以实战为标准,以综合训练基地为平台,锤炼和提高陆军部队远程机动作战能力,检验和评价陆军近年来建设发展成效。

  本年度“跨越”系列演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覆盖面广、规模大。与往年跨区机动演习相比,本次活动覆盖南京、广州、济南、沈阳、成都和兰州六大军区,检验对象包括装甲、机步、摩步等多种类型,参演人员涉及总部、院校、军区和基地多个层次,规模前所未有。

  但是,演习内容、组织模式的改变才是“跨越-2014”系列演习最大的看点。本次演习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跨区机动,而是直接将目标聚焦到参演部队是否“能打仗”上来,通过合理构设近似真实战场的交战环境让参演部队“真枪实弹”地打上一仗。

  一些部队是首次接触这种“自主对抗、随机导调、精确评估”的组训模式,为了真实反映部队训练短板,打消他们争彩头夺第一的思想包袱,总部提出“重检验不重评比、重实效不重形式、重检讨不重输赢”,以使部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学打仗、练打仗上来。

  正如目前媒体公开报导的文字和图片新闻中看到的那样,这次演习看不见高高飘扬的红蓝双方旗帜,看不见宏大壮观的摆练场面,取而代之的是秘密的作战企图、隐蔽的机动展开和出其不意的攻击突破,先驻训后演习、重程序轻对抗、红必胜蓝必败的演习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这种不设脚本、没有预案的实兵对抗过程,基本上真实地展现了每支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有的部队远程机动几千公里,立足未稳就仓促投入战斗却能够沉着应战。有的部队带着先进的作战装备踌躇满志而来,却因为地形不熟、态势不清、指挥不力而败得心有不甘。

  而演习的重头戏是复盘检讨会。在每支参演部队演习检讨会上,从导演部到参演部队都一致少讲或不讲优点,而是结合部队演习的视频和文字记录材料,重点讲问题缺点和经验启示,以求让部队打一仗、进一步。

  检讨会后,来自解放军陆军各个兵种和新型作战力量的十余所军校专家教授还将深入部队对口讲评和帮学。专家教授在演习中全程导调、参与和观察部队行动,了解部队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和寻找对策,大大提高了参演部队的认识水平,也将联合训练的演习场变成了联合教学的大课堂。

  每支部队撤离演习场之前,还将会得到一件专门定制的礼物,那就是一份完整的演习过程视频录像、一本演习行动精确评估报告和一套针对参演部队各个要素和作战单元的详细点评材料,力求让部队打个明白仗,真正做到作战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自己最缺什么就精练什么。

  “跨越-2014”系列演习让陆军训练向实战化跨越了一大步,在这种符合战场情况的自由博弈中,红蓝双方已经自发地将对方逼到死角、让作战难到极限,同时也“逼”出了参演部队的新战法、新谋略,更期望能够“逼”出下一步陆军建设发展的新目标。

  演习为全面准确评估陆军部队真实的建设水平和作战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在对抗双方从谋略到行动全方位的较量中可以看出,陆军合成部队体系作战能力正在形成,指挥员已经基本具备联合与信息素养,信息对抗、空军支援、陆航出击、特战行动能够合理运用并贯穿整个作战全程。

  演习中大里程的拉动与高强度的作战行动也有效检验了的陆军部队整体效能。每支部队履带与轮式装备的机动速度,各个作战阶段人员与装备的打击效能与战损率,基本反映出各种类型陆军部队作战人员与装备真实的作战性能。这些数据应当及时采集和存储起来,为下一步作战条令编修和军事理论创新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这场演习更像是一个作战与指挥的实验场。有的部队使用点穴战、斩首战出奇不意取胜,有的指挥员还大胆地对战斗编组、指挥机构和作战协同进行了改革并运用于对抗中。有些新战法是否合理确实需要继续研究,但允许不同于惯常的作战理念出现在演习场上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陆军跨区基地化实兵对抗训练走出扎实的这一步必须倍加珍惜。眼下演习日程过半,演习所产生的军事效益还需要时日才能显现,但这条道路我军无疑将坚持走下去。在实战化训练的磨砺与推动下,我们期望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能够不断攀升,更期待中国陆军建设发展能够实现更大跨越。

  (作者单位:工程兵学院)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