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几年,在我省征兵体检过程中发现,我省适龄青年的健康问题持续偏高,主要表现在:
一是视力逐年下降。参加征兵体检的适龄青年,视力在4.8、4.9的占到60%左右。且视力还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上网、学习姿势不标准等不良生活学习习惯。二是体重不达标。超标、过轻占体检人数的25%.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青年被淘汰是因为达不到标准体重。许多应征入伍青年体形呈豆芽菜型,可能是与生活习惯不健康、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三是龋齿发生率较高。这主要由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部分适龄青年为追赶“时尚”潮流,用口香糖、漱口水代替早晚刷牙,饮食以甜食、奶食为主,在出现牙垢、牙黄等问题时,通过洗牙、贴亮白片解决,导致适龄青年口腔卫生状况持续下降。四是患精索静脉曲张、痔疮增多。衣裤又紧又窄、沉迷于上网等久坐运动型活动、低龄饮酒,都会导致过早出现精索静脉曲张及痔疮。五是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现在的高中,由于各种原因,青少年主动参加各种体育运动的意识在减弱,青少年的体能普遍不达标。按照体能要求,18岁的男青年连续跑三公里根本不成问题。但当下有的男青年跑一千米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甚至呕吐。抽血化验时,个别男青年十分害怕,在医生的鼓励催促下才能完成抽血。六是高原高寒地区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影响明显。在高原环境中长期生活,必然使适龄青年的体格状况与内地的有所不同。其中,利好因素为我省适龄青年体力、耐力普遍较为出色。但同时,我省适龄青年,尤其是长期生活在高原高寒地区的青年,也普遍存在转氨酶偏高、肺部钙化点偏多等高原病。
身体素质从个人意义上讲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从国家意义上讲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造成我省适龄青年体格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忙于应试,忽视体能锻炼。学校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不能因为过度关注成绩导致身体健康方面的缺失。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没时间体育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就越来越差,体质越来越弱。二是家长过分溺爱。由于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对子女十分溺爱,在生活上过度疼爱、过度照顾,只要有条件,孩子想吃什么就准备什么,不仅营养过剩,而且饮食结构严重扭曲,造成孩子体质严重下降。三是健康知识缺乏。从整个社会来讲,都存在着健康知识缺乏的问题。所以普及健康知识,注意健康饮食,协调好工作、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已经成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关键。四是环境污染。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在不断增多。饮用水、空气质量、食品添加剂含量等,都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发育和生长。因此,如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也是提高身体素质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五是生活习惯转变。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适龄青年人在娱乐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由原来打乒乓球、打篮球等运动型娱乐方式向上网、看电视等静态型娱乐方式转变,从而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影响了机体免疫力、视力、体重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状况,导致适龄青年身体素质减弱。
从提高国防力量,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全面提高适龄青年身体素质刻不容缓。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培养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为此,要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把增强适龄青年身体素质作为各级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切实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着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二是把体格素质作为评价适龄青年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把体育考试作为初高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必考内容,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升学成绩中的分量。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三是深入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健康观念,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形成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潮,不断激发青少年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四是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选择若干体育项目,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和校级运动队,组织有特长和兴趣的学生开展经常性系统训练,形成学校体育传统和特色,以点带面全面增强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兴趣。注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形成体育人才的共育机制。五是规范和完善学生军训制度,上好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科目,丰富军训内容,增强军训实效;义务教育阶段要积极开展“少年军校”等活动,开展国防知识教育,通过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养成习惯。(作者单位 青海省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