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念及其量化表达
“发展”的度量指的是采用一套可观察、可测度和可比较的指标,衡量特定社会的发展进程。发展指标既是发展理念的体现,又是勾连理念和政策之间的桥梁,因而也就关系到发展政策的指向。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发展的理念还局限在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领域,度量发展的指标随之以国民生产总值和不同产业所占的份额及就业结构指标为主,发展政策也几近乎经济政策的同义语。随着发展理念所含维度的增加,发展指标扩展到环境、社会和公平等多个层面,发展政策也变得多维而综合,并延伸到更为广泛的领域。
在有关发展问题的讨论中,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关于“作为自由的发展”的论述,把发展理念推到了前沿。他把“发展”定义为扩展人类自由的一个过程,认为能够扩展人类自由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才是发展。20世纪90年代,阿玛蒂亚-森提出人类的功能性活动和特定社会成员实现其选择的功能性活动的能力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便可作为修筑上述逻辑通道的主要思想阶石,即人类享有的自由体现在特定社会成员多种功能性活动之中。
对于上述逻辑,可以用中国的事例来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制度下,劳动者不能自由迁移和择业。改革开放转向市场经济后,农村劳动者得以进城就业,但现有制度对农村人口享有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护的排斥,不仅限制了他们对迁移方式的选择,而且阻碍了他们拥有尊严地融入城市社群生活。农村流动人口中只有少数在知识、健康和机会把握方面占优的人,才有可能逐渐在城市立足,并实现社会流动。
决定每一种指标水平的因素都可以用次级指标来衡量,从而使指标体系具有多层递进的金字塔式结构。例如,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儿童营养状况、获得的安全饮水的人口比率、贫民窟卫厕拥有率、卫生服务供给和获得状况等,既是决定国家和地区人均预期寿命的因素,又是衡量特定群体卫生条件或健康水平的尺度。这些数量指标既可衡量宏观层面的国家发展程度,又能反映微观层面的群体和个人生活状态,还可量化地表达人类在特定领域中享有自由的程度。
(朱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口科学》3013年第1期 亚子/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