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陆军第31集团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军作战部队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历经10年探索、攻关,这里招收培养了1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其中6人获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7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自主开发的15个作战应用系统软件被推广运用,成果转化率达100%,大幅提升了部队实战能力。
“是部队信息化建设催生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立。”第31集团军指挥自动化工作站高级工程师谢武钦,曾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任站长,他对当初申报建站的情景记忆犹新。
当时,大批高新装备列装集团军部队,急需尽快形成战斗力;一些作战“瓶颈”问题严重制约军事斗争准备向纵深发展;官兵的训练方式、作战理念还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有人提出,能不能在作战部队建立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大批科研人才来站工作,这样既可以解决部队战斗力建设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又对集团军部队人才队伍建设有一个较大的促进。
在作战部队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在全军尚属首次,能不能办得起来、发挥出作用,谁也不敢打包票。
集团军党委领导果断决策,通过南京军区向总政和国家人事部门提出申请,在作战部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加快高新武器装备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也许是第31集团军地处军事斗争准备前沿,肩负特殊而又艰巨的使命任务,他们的申请很快获得批准。
2004年5月,全军作战部队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第31集团军正式挂牌成立。
集团军研究制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规章》,规范机构设置、职责任务、科研管理、进站出站、安全保密等运行机制;他们与全国、全军数家科研院所建立联系,选派进站博士外出考察。
集团军还专门腾出两栋大楼,作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办公楼和公寓楼;每年从家底经费中拿出100万元,补助科研经费,每月还为进站博士发放专项津贴。
经过十年摸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机制日臻完善,许多博士进站工作到期后,舍弃院校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申请在集团军安家落户,留下来继续为部队战斗力建设做贡献。
第二批进站博士、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讲师缪海林,就是临出站时主动申请留在集团军部队工作的。如今,他已是集团军装备部高级工程师,领衔攻克了多项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瓶颈问题。
“在作战部队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最大的优势是与部队实际贴得紧、与军事斗争准备贴得紧。”集团军政委姜勇介绍,这些年他们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科研攻关每个环节,明确规定课题立项“三不”原则:部队不需要的不立项、论证不清楚的不立项、没有推广价值的不立项。
过去,陆航数据链系统自成体系,飞行平台与地面指挥所信息难以连通,上级与友邻无法直接获取飞行参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这一难题作为科研课题,经过近一年艰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发出“陆航综合数据链传输分发接收系统”软件,将指挥所陆航态势感知时间缩短到数秒,实现了空中和地面作战行动协同指挥实时、精确和高效。
以前,该集团军各部门数据库系统自成体系,互不兼容,演练中各部门统计业务数据只能依靠传统的手工作业,严重制约了作战效率的提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李爱平进站,经过近两年艰苦攻关,李爱平成功研制出新系统,大大提高了指挥效率和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把战斗力标准作为科研成果的检验标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成果检验设置“硬杠杠”,坚持每项科研成果都要在2至3个部队进行检验、每个课题至少检验3个月,并收集部队在试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去年秋天,集团军部队参加“使命行动-2013”跨区机动演习,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的多项课题攻关成果,经历炮火硝烟检验后被推广运用。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是首长机关的“智囊团”。第31集团军担负总部赋予的陆军部队组织运用信息系统试点任务后,吸收3名在站博士加入技术委员会,全程参与相关任务。博士们围绕复杂环境下信息系统运用、基于信息系统政治工作等10余个问题,提出了120多条合理化建议,被部队广泛采纳。
博士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期限一般是两年,期满后就要办理出站手续。第31集团军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探索推行“1+3”培养模式,每年从部队为每名进站博士选配3名助手,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协助开展课题研究;每名博士还选择1个机关业务处或旅团级单位作为科研攻关联系点,并成立课题组,吸收指挥人员、技术人员参加,扩大人才培养辐射面。
某师指挥自动化站助理工程师罗东,被抽调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参加某型系统课题攻关。他认真向博士们求教,逐渐成长为该集团军在作战数据库领域的一名学术权威。后来,罗东还考上硕士研究生。
像罗东这样,伴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课题研究攻关,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部队科技人才还有许多。据介绍,这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为部队培养了70多名硕士研究生,吸收180余名基层指挥员或技术人员参加课题研究,留下了一大批“不出站的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