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常德市总工会“三步曲”奏出舆情和谐音
//www.workercn.cn2014-03-12 09:31:22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新媒体时代,在网络舆情日益汹涌的当下,工会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且看常德市总工会的有效尝试——

“三步曲”奏出舆情和谐音

  不久前,常德市总工会在常德政府网、常德论坛主办的年度颁奖晚会上,领回了“最佳回复部门”奖。能从全市众多部门和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这个奖,足见常德市总在舆情应对上的主动与重视。

  常德市总工会主席石成林说,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工会组织必须利用其传播快、涉面广、影响大的特点,扬其长、避其短,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努力提高正面舆论引导力,削减负面舆论破坏力。

  为此,常德市总建立了舆情应对三步曲,通过网络问智于职工,问需于职工,借助网络的力量推进工会工作的发展。

  一步曲:打通职工网民诉求通道

  据记者了解,常德市总在全省工会系统率先成立信息中心,专门负责网站建设和网络舆情监控,同时还组建了一支50人的工会网络宣传员队伍,通过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和互动平台,与职工交流互动、收集信息。

  常德市总工会救助被困蒙古国农民工的行动,就是一次借助网络信息开展跨国维权活动的成功案例。

  去年6月6日,常德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常德农民工被高薪利诱至蒙古国“挖金矿”遭遇打“黑工”》的求助帖,随后出现多条跟帖,相关微博的关注度也持续增加。针对以上舆情,常德市总工会在第一时间与发帖人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后及时启动救援机制,同时将情况及时向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汇报,并积极与常德市外侨、公安、国安等部门紧急联动,通过多种途径展开救援,经过十天努力,最终解救这批被困农民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救这批农民工的同时,常德市总工会的官方微博及时发布事件进展信息和工会救援举措,市总信息中心在常德论坛发表博文《关于常德农民工被骗蒙古打“黑工”有关网帖的回复》,引发网民热议,并对事情解决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这次施救行动赢得了网民和社会的普遍赞誉,极大地提升了工会组织的社会形象。

  全国总工会第476期舆情快报也刊文表示,常德市总救援过程的公开,不仅体现了工会维护职工权益有实效,还体现了常德市总较强的舆情应对能力。

  二步曲:关注知名网站和论坛,及时化解隔阂和对立情绪

  要切实加强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就必须将舆情监控的“关口”前移,才能牢牢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为此,常德市总工会与全市各大主流网站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了解职工网络舆情最新动态。

  去年下半年的一个周末,常德市总一位工作人员在常德论坛浏览网页时,发现有网友发表了一篇名为《警惕国有资产的严重挥霍与浪费!》的帖子,该帖质疑“常德职工之家”的建设,不到200字的帖子,用了很多语气强烈的词,该帖最后一句是,“希望有关部门强烈关注并正面回复”。

  在看到这篇帖子后,该工作人员迅速向市总相关领导汇报,尽管当天是周六,常德市总还是召开了紧急会议,启动舆情应对机制。石成林在会上表示,面对职工群众的质疑,不要也不能回避,要把每一次舆情应对的过程,当成宣传工会的机会,解难释疑,消除网友的误解。

  两天之后,常德市总回复《常德市总工会关于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大楼建设和资产管理有关情况的说明》一帖,针对网友的质疑,从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情况及资产的性质、竣工后的营运管理安排等,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同时还将该项目的招标信息及项目审批报告附在后面,并在论坛上针对跟帖网友的其他问题与网友互动。

  因回复及时,态度诚恳,应对得当,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好评。一位名为“法治常德”的网友回帖称:“市总工会迅速回帖,足见工会对网络舆情的重视,回帖言辞诚恳、没有遮遮掩掩,值得肯定。工会这个回复还是很有水平的,赞一个。”

  三步曲:提升工会干部在互联网上服务职工的能力

  近年来,与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频发,在常德市总的组织和引导下,一支隐形的、以工会干部为主体的工会工作宣传队伍也参与到舆情应对工作中来,他们与网民积极互动,就网民质疑的问题释疑解惑,正面引导舆论。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热炒的工会经费税务代收问题,使工会组织一度处于网络舆论的风口浪尖。时任常德市总工会纪检组长的刘孟春就利用自己的微博,以网友名义(网名:忽已晚)在郑渊洁微博后,与郑渊洁本人和其他网友进行互动,对工会经费一事进行解释沟通。对一些语言偏激的网友,他还通过微博私信方式单独与网友沟通,避免正面交锋引起网友围观,进而扩大事态。

  与刘孟春一样,常德市总大部分工会干部都拥有微博,通过微博和QQ,他们积极主动、公开坦诚地与网名交流互动,为工会组织在网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一些市总工会干部还经常发表文字或图片,宣传身边的一线职工、宣传劳模精神,体现了以劳模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感,同时也展现了亲和力。(本报记者 曾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