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产货被外企采购后再贴牌卖回来,委员发问——
创新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相比流程复杂的“图章成本”,“信心成本”更高昂
中工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郑莉)“怎么发展,我的看法就是‘创新’。再不创新,这么大的经济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肯定吃不消。”
“学学苹果公司,把伟大的产品摆在消费者面前,让他们愿意购买。这就是创新。”
“真正的自主创新还是很难的,怎么能做到?”
……
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中,有央企老总、民企掌门、工会主席,也有经济学家,近日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大家不约而同谈起“创新”这个话题。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海滨委员忍不住插话了:“我这辈子一直从事产品研发,重大设备的国产化和创新经常是非常艰难和曲折的。”
他掰着手指头算起了账:从市场调研、总体策划、政府主管部门立项、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制和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运用考核、总结鉴定、获得政府生产许可、获得首台合同等一系列工作,“这些流程没有5到8年走不完,作为产品研发的工程人员,需要多大的毅力。”
研发“中国制造”的好产品需要经历几道关?创新的成本到底有多高?对这个问题,已经57岁的李海滨委员思考了大半生。“大部分人首先会想到我刚刚说的那种‘图章成本’,但我觉得还有一个成本更高昂,就是‘信心成本’。”
“为什么国产化这么难,为什么创新这么难?为什么中国人的梦要让外国人帮着圆?”李海滨委员觉得,这绝不是某一个行政部门、企业主管部门或员工的意识和行为造成的,根源在于国家管理与我国快速经济发展不适应,也在于大众的意识是否准备好了。
李海滨委员说,中国已经与国外先进企业联合设计、组成联合体参与国际合作生产,许多中国工人技师与国外技师一起组装调试欧洲标准新产品,大量国企、民企“走出去”,与世界企业同台竞争。但也要注意到,许多国产货被欧洲企业采购后重新贴牌再卖回中国,“难道这样用起来才放心”?
李海滨委员的一席话,引得四座寂静。“中国人要支持国货,强化国货意识。要相信,今天不强明天强,明天不强后天强,只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耐心,我们的创新一定能结出果实。”高彦明委员回应道。
“对,我们需要对创新给予更多宽容。”李海滨委员说,国外产品为何价高,因为里边都包含了失败的经验,“要宽容失败,才能鼓励创新”。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大众宽容的心态,才能造出中国民用大飞机,才能有真正的中国高铁技术,我们才能走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死循环’,缔造中国创造。”李海滨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