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全方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三不让”帮扶机制覆盖职工超9成
作为主要以公路、铁路、航空、轨道交通职工及的士司机为工作对象的产业工会,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深谙职工权益需求的特点。全面促进了交通运输系统工会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三不让”是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对行业内职工实行帮扶的庄严承诺。通过全面帮扶,不断创新维权机制,实现了职工的全面发展。目前,已帮扶职工超9成,职工文化建设焕发出全新活力。
深化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2011年交通运输系统各局、总公司工会学习推广北京铁路局工会“三不让”(即“不让一名职工看不起病、不让一名职工子女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职工帮扶工作经验,借鉴铁路局工会“三不让”承诺实施办法,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帮扶机制措施:首发集团、地铁公司、公交集团、祥龙公司分别完善了本单位的帮扶机制。目前,“三不让”帮扶机制已经覆盖了交通运输系统26.99万职工,覆盖率93.25%。
为给出租车司机搭建救助屏障,2011年交通运输工会成立了“暖的士基金”,用于出租汽车司机及其家庭成员重大疾病医疗和因突发事件或意外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临时应急救助。截至2013年12月底,专项基金共向422名困难出租汽车司机,发放救助金163.1万元。
狠抓工资协商见成效
交通运输工会探索产业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模式,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递送专报的形式,在成功解决公交集团、首发集团、祥龙公交一线职工收入偏低、增长缓慢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劳资双方一致同意,公交集团、首发集团、祥龙公交一线职工的工资增长方案相继出台,8万多一线职工工资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均月增500多元。这些年来,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工会推出了一系列新的工作载体、手段和方法,促进职工权益维护全方位。
交通运输工会大力推进“两个普遍”作为重点工作,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狠抓工会组建工作。目前,交通运输系统建会率100%,职工入会率99.7%;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和职工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建制率基本达到100%;劳动争议调解体系实现了多层次、广覆盖;困难职工档案准确、齐全,资金到位。
建首家“的士职工之家”
市交通运输工会致力于推动一些影响行业稳定和侵害职工权益突出问题的解决。比如市交通运输工会还拥有一项为同行艳羡的“纪录”:在北京最大的出租汽车集结地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成了全市首家“的士职工之家”。
除了为的士司机提供免费上网、读报看书服务的同时,还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展了劳动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假日送文化演出、“快乐的士”卡拉OK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士司机的参与。运行一年多来,每天接待的士司机约300人次,周六日不休息。截至目前,进站的士司机累计达到10万余人次。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工会组织中,类似的探索和实践还有很多。
职工文化建设创出品牌
2010年,交通运输工会组建了全国首家的士艺术团,成功举办了两届北京的士艺术节,为展现首都出租车驾驶员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搭建了平台。从2007年起,交通运输工会已连续七年举办慰问优秀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新春联谊会,联谊会由的士职工自编自演,受到司机的喜爱。的士新春联谊会已经打造成为工会组织关爱、凝聚出租汽车驾驶员群体的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基层工会文化社团的文体活动影响力与日剧增。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会建有13个单项文体协会,院工会充分发挥各单项文体协会作用,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全院有1700多人参加不同协会的活动。首发集团四大类社团(职工文艺社团、运动健康社团、竞技体育社团、职工书画艺术社团),采取由集团工会主办,四个二级公司分别承办,其他分子公司协办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职工文艺社团在各种艺术节和比赛中屡屡获奖。(本报记者 白莹/文 周世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