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劳模精神永不褪色
观看警三师军事表演,参观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看“复兴之路”展览……似乎每一项休养内容都能触动劳模内心深处的记忆。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来自甘肃的董兰英在一张国家领导人与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握手的照片前驻足。“1978年的劳模大会上,张秉贵还为我们介绍经验呢,他可是我们的‘偶像’。”回忆起当年参加劳模大会的场景,60岁的董兰英神采飞扬。
干了一辈子修脚师,退休10年的董兰英仍坚持每个月去福利院给老人修脚。“除非眼睛和身体不行了,不然我会一直干下去。”在董兰英心中,劳模就要有劳模的样子,那就是“无私付出”。
观看军事表演,则让来自上海的社区民警邹克耀重拾青春梦想。他坐在第一排紧盯大屏幕,又在表演结束后第一个冲过去与军人们合影。
怀揣着身穿制服的梦想,邹克耀在29岁时转行当了一名警察,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9年。他负责的社区有7000多人,棚户多、出租屋多、外来人口多、无业人员多。能把这样的社区管好,靠的绝不是身上这套制服。邹克耀走家串户,深入了解居民的生活和心理状况,耐心倾听并解决着各种矛盾和纠纷。时间长了,小眼睛的“老邹”成了居民心中最服气的“老娘舅”。谈起这些,老邹底气十足:“男人在关键时刻还是要有点‘腔调’的!”
可面对家人,邹克耀却没了底气。结婚20多年,从没陪妻子旅游一次,“穿上制服才知道,那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责任。”
天津的丁禄峰、河北的郑玉晓、辽宁的李萍是三位公交驾驶员,分别工作了8年、18年、30年。但他们面对工作时有着共同的理念:安全行车守护乘客生命安全,用最贴心的服务,赢得乘客真诚的微笑。
记者注意到,参加休养的劳动模范虽然不同年龄,来自不同行业,但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成功出彩,就是因为在他们身上具有那些共同品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艰苦奋斗、锐意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无论何时,劳模精神从不因时代的改变而褪色!
新时期如何当劳模 ?
7月24日下午,连续5届的全国劳动模范包起帆走进“劳模大讲堂”。这位从一名码头装卸工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老劳模,讲述着立足岗位发明创新的故事,为台下听众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我走过的路是一个中国工人在党培养下走过的路”;“创新不是高不可攀,平凡的岗位同样可以创新”;“岗位可以变,创新不能停”;“劳模的根在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创新与发展”……包起帆的报告在振奋了在座劳模们精神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劳模作用?
“作为劳模,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不断从零开始,走向新的创新之路。”来自广东韶钢集团公司的电工高级技师罗东元坚定地说。这位国家级技能大师如今最关心的是如何带动更多青年职工的成长,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据了解,在参加此次休养的200余名劳模中,教授级高工、研究员、高级技师、技师等各类高技能人才多达46名,其中许多人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因此,如何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效应“辐射”到更大的范围,引领带动更多的职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认为,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进行技术内部传承的同时,也应承担起外部传承的责任。“由‘一带一’发展到‘一个群体带动一个群体’,更大地激发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活力。”
“要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纳入企业的科研体系中去,争取更大的支持”;“要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为每一位职工打通上升的通道”;“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让劳模旗帜通过创新工作室做得更好”……劳模们纷纷畅所欲言,分享思考与感悟。
“我希望和班组成员继续努力,早日打造出世界最强的航空动力。”这是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李志强班组”带头人李志强的下一个目标。握手告别,互道珍重,结束休养回到各自岗位的劳模们都在心中谋划着新的职业蓝图。 (中工网北京7月26日电 中工网记者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