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会:推进“产改”走深走实为地方经济振兴注入“新动能”
金秋时节,走进“如意甘肃”,处处呈现着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景象,从镍都金昌到铜城白银,从酒泉嘉峪关到武威张掖,从今年二季度GDP增速创造20.2%奇迹的兰州新区,到主打“精致牌”迈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步伐的魅力兰州,各级工会组织通过扎实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年”行动,聚焦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等重点任务,发挥改革的联动效应和共生效应,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注入澎湃的“新动能”。
今年以来,甘肃省14个市州全面启动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全方位”探索,26个地方、企业、职业院校开展省级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工会紧盯地方建设大格局和改革发展总盘子,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探索出“金川样板”“新区模式”“白银目标”“张掖经验”等一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会工作新品牌。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片区座谈推进会上,甘肃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办公室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包俊宗表示,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推进这项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努力造就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地方产业布局的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白银目标”:让传统的产业工人城市“走在前列”
白银市,不仅是全国唯一一座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传统的产业工人较为集中的城市。今年以来,白银市总工会抢抓被列为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试点市州的重要机遇,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以“想全局”的高度健全试点机制,以“谋一域”的深度制定试点方案,以“干具体”的力度确定试点单位,高标准推进产改工作。
白银市推动技能评价向多元化延伸,改进技能评价方式,做好白银公司、靖煤公司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探索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开发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规范,扩大企业评价自主权,让“不唯考绩凭实绩、不唯学历凭能力”真正成为技能人才评价的主流。
同时,推动人才培养向多渠道覆盖,念好引、培、扶“三字经”,“引”就是打造人才“联合舰队”,大力吸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就是培养现有队伍,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在全市现有4所国家级、2所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基础上,再建3-4个国家级或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每个10万元、5万元补助;全市建成各级劳模创新工作室40个,每个给予1万元的补助;选树“铜城工匠”10名、提名“铜城工匠”10名。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给予企业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的职业培训补贴;今年组织企业职工技能培训1.5万人次,其中新型学徒制培训400人。“扶”就是对就业重点群体的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针对贫困家庭子女、贫困劳动力、“两后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4.2万人次,构建产业工人成长的“加油站”。
“雄关通道”:助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快速成长
嘉峪关市围绕产业工人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安全感,从政治地位的提升,到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绘制产业工人成长的“路线图”,为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开辟一条“快速”通道,为嘉峪关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源泉和支撑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劳模(技能人才工作室)32个,其中王云平劳模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闫桂珍等6个劳模工作室被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吕杰等6个工作室被命名为“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嘉峪关市总工会联合有关单位在重点项目中开展“展主力军风采、创精品工程”劳动竞赛,与酒钢(集团)公司工会联合,协同项目竞赛单位,以“强根基、补短板、抓创新、谋发展”为主题,开展了省级重大项目劳动竞赛,在宏达公司开展“提质增效,创先争优”主题劳动竞赛,积极引导大友企业公司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大力推进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同时,在全市广泛开展创新型班组创建行动,截至目前,已命名嘉峪关市创新明星班组4个,创新型班组40个,其中被省总工会命名为甘肃省“十佳创新型明星班组”3个,甘肃省创新型班组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