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新能源汽车”缺席政府工作报告 市场化急待破题

//www.workercn.cn 2014-03-07 11:03: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尽管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六年来首次没有提及“新能源汽车”概念,但业界普遍将此解读为:随着雾霾天气加剧,国家须从环保这一更大范畴下考虑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并非不再受到重视,而是被提到更高的维度。

新能源,成为今年两会汽车行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他们一致认为,充电难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建立健全充电桩市场化机制或将推动电动车在家用市场的普及。

正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2014年将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因此,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减少传统汽车尾气排放已格外迫切。

破题充电难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普及仍面临不少阻力。“一是充电难,充电桩太少;二是,地方保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对中国经济网汽车记者谈到。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汽车工程教授欧阳明高与安进的观点不谋而合,“若充电不方便,消费者希望电池的续航里程能够越长越好,甚至达400-500 公里,这对汽车制造企业是一个挑战。如果充电设施健全,驾驶者行驶100-200 公里就可以找到地方充电,那汽车就不用配置太多电池,厂家负担也随之减轻。”

今年一季度,北京将发布首批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点,按照计划,一年内将建设1000个快速充电桩。在欧阳明高看来,“1000个显然太少了,应该在市场信心回升的时候,加快建设充电桩,并通过有效的市场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充电桩的建设启动,电动车就可以快速增长”。

对此,主管新能源汽车的科技部长万钢并不完全赞成,他说,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能完全靠政府,应当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另外,如果充电桩建设过多,则会出现空置率过高的问题。

万钢认为,国家可以出台鼓励措施将充电桩交给停车场来运作,这样既可以减少国家投入,也能降低充电的价格。“如果政府建充电桩,一个充电桩价格或在5000元左右,如果引入投资盈利模式,那充电桩价格就可降低为1000元每个”。

安进建议,国家可强制所有新建的道路、小区、社区甚至是老区改造安装光纤,为5-10年之后安装充电桩创造条件,为电动车普及创造使用环境,若能坚持3 到5 年一定能取得成效。

对于安进的此项建议,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赞同,他同时透露,工信部正在与建设部沟通出台这一政策,“新建小区提前把光纤规划进去是举手之劳,且成本并没有多大,如果房子建成了,再翻箱倒柜去改造,那就难上加难。”

打破地方保护

有媒体统计,在2014年三十余个省(市、区)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有21个省份明确表示今年将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12个省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如此多的城市都推广新能源,准入标准如何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这让企业很头疼”,安进坦言,“我们的产品进北京是一个标准,进上海又是另一个标准,有的城市是国四排放标准,有的则是国五。因此,政府有必要统一电动车在各个城市的准入条件,各个城市须认真执行,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近期,北京颁发关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的文件,将比亚迪、荣威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排除在外,仅仅引入纯电动汽车。

“这是不公平的”,对于这一做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表示,电动车竞争应该是市场化的,不能让有竞争力的品牌得不到发展,没有竞争力的反而发展很好。值得庆幸的是,最终比亚迪连同江淮、华晨宝马、北汽入选北京新能源小客车首期名单,北京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欧阳明高也认为,规避地方保护主义,关键是制定一项标准,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避免争论,比如百公里耗电量等,通过政策指导,带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建议,国家对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形式的新能源汽车应当给予一视同仁的待遇,通过设立节能标准加以评判,而并非是一刀切的“新能源形式”。

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要完全放开,还有赖于消费者对产品接受程度的提高。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可选择少,并对产品安全、续航里程等存疑,观点的扭转还需要汽车行业的共同努力。

无论如何,进入2014年,国家连续发布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一连串政策信号,再加上特斯拉在资本市场上引发的蝴蝶效应,“今年或许将成为电动轿车进入家庭的元年”,欧阳明高说,今年两会,见面谈论新能源的代表委员比往年多了许多,新能源汽车已经度过产业酝酿期和导入期,2014年将是它成长期的起点,但愿雾霾能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力推手。

编辑: 姜曼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