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邮箱登录  通行证登录  宽频版  网站地图

补贴停用户减 打车软件烧钱根本停不下来

//www.workercn.cn 2015-07-01 08:41:46 来源:搜狐 

  2015年上半年即将过去,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打车软件在O2O市场中脱颖而出,上半年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之态势,“烧钱大战”愈演愈烈。对此,中新网IT频道推出特别策划,为您梳理上半年打车软件的“烧钱”逻辑和未来的补贴趋势。

  2015年上半年,打车软件的两个“冤家”滴滴和快的合并了,但是随着Uber在华的迅速扩张和神州专车的入场,打车软件“烧钱大战”丝毫没有懈 怠,反而愈演愈烈。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打车软件“烧钱”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虽然纠结“烧钱”的副作用,但短时间内已经骑虎难下,不可能停止。

  打车软件尴尬现状:补贴停止用户减少

  今年上半年,打车软件依然延续去年的“烧钱大战”态势。乘客方面是接连不断的优惠券;司机方面则是高达一倍以上的市场补贴。以Uber为例,据 媒体报道,每完成一个订单,司机可获得1.8至3.2倍的车费奖励;中新网IT频道也从司机口中得知,目前,北京地区滴滴快车也有1.6倍的奖励。

  其实,高补贴并不是企业的初衷。据传,2月14日,滴滴快的合并的一个理由就是投资方不能忍受持续的高补贴。最近,滴滴CEO程维写给股东的一封信中也表示,过高的补贴,例如达到车费2到3倍的补贴对市场发展是不利的,这将导致欺诈活动盛行。

  但,出于用户数方面的考虑,打车软件又不得不补贴——用户和司机是非常实际的。在北京上班的魏女士就对中新网IT频道说道,“我手机里有几十元 打车软件的优惠券,所以经常打车;如果没有优惠,我打车的频率肯定会低一点。”在北京兼职开滴滴快车的车主黄先生6月26日对中新网IT频道表示,“前几 天补贴降了,那之后,我就很少出来了,只有周五晚上和周末时间充足才出来‘拉活’。”

  原拉手网CEO、现美澳居创始人吴波近日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对此表示,目前,90%的O2O项目衡量指标都是错误的,特别在意用户规模,但实际上不少用户都是伪用户。“打车软件、外卖O2O等都是这样的项目:不补贴留存不住用户,补贴一停用户数就减少。”

  无奈:新进者不烧钱没前途

  除了用户数方面考虑,打车软件持续高补贴原因何在?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表 示,主要是因为竞争激烈所致,“现在一个趋势是跨界竞争明显,移动出行市场不断有新的入局者。为了稳固优势地位,固有企业只能跟随新入局者‘烧钱’。”

  据了解,目前行业内,除了滴滴快的,Uber、神州专车来势汹汹;易到用车、嘀嗒拼车等也各把持一片天地;此外,还有不断的入局者,比如,最近 悄然发布顺风车业务的百度地图。由此可见,这个行业竞争尤为激烈。程维自己也承认,与其他市场类似,相对于全球其他地区,中国的消费类交通行业有着更激烈 的竞争。

  对此,有分析指出,Uber、神州专车等借烧钱实现扩张必定不会很快停下,而滴滴快的为了维护领先地位,只能积极迎战。这种情况下,补贴不得己而为之。滴滴CEO程维在最近给股东的一封信中也表示,还会“谨慎小心”地补贴。

  微微拼车CEO蒲繁强接受中新网IT频道采访时表示,“打车软件用户有两种,一种是品牌认可型,一种价格敏感型。补贴的意义就在于开拓并维护住 价格敏感型用户。”AA租车市场总监杨艾认为,“持续高额补贴是因为一开始各个专车公司都是共享经济模式,业务模式相近,用户层级相似。为了吸引专注,只 能通过长期大额度的补贴来谋发展。”

  趋势:“烧钱”有逻辑 根本停不下来

  对于打车软件未来的补贴趋势,顾大松对表示,打车软件“烧钱”拼市场的行为本不可持续,但是现在一个情况是,打车软件在“烧钱”的同时,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和收获,比如移动支付、物流、社交等。“从这方面看,‘烧钱’有它的市场逻辑,并且还会持续下去。”

  滴滴快的相关人士对中新网IT频道表示,补贴只是企业市场发展的一种措施,未来是否会持续,以及补贴的力度,要依据整个出行市场未来的发展情况而定。

  杨艾认为,2015年很有可能是决定打车软件生死的一年。“打车软件‘烧钱’可能会收缩,但不会停止。”蒲繁强认为,“烧钱大战”是打车软件在一定阶段下产物,现在的格局下,不可避免,并且在下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内愈演愈烈。”

  据了解,目前不少打车软件企业都“弹药充足”。不日前,程维在一封内部信中称,滴滴快的新一轮15亿美元的融资获得超额认购;彭博社昨日也援引一知情人士消息称,Uber正在同多家华尔街银行洽谈2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

编辑: 高斌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