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记者 张心怡)去年年底,原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因年龄原因引退,上汽自此揭开了高层人事变动、领导班底交接的序幕。中工网记者获悉,4月28日,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市管干部提任前公示》文件中,现任上汽执行副总裁的陈志鑫拟接任上汽总裁,这也意味着经历数度改弦更张的上汽集团总裁人选将最终尘埃落定。
执掌上海大众初露头角
在上汽的成长轨迹中,陈志鑫以一个锐意进取的领导者形象,为企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自1979年加入上海汽车厂,陈志鑫与上汽的渊源自此而始。1986年至1997年,陈志鑫进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其间曾供职于规划部、物流部、采购部等多个部门,历任股长、科经理、部经理等多项职务。而效力上海大众的几年时间,陈志鑫在运筹帷幄、战略部署方面的卓越才能也得以崭露头角。
2002年之后的上海大众,正面临辉煌褪去的沉寂,高潮过后的低谷,而临危受命的陈志鑫通过完善品牌建设、拓展市场纵深、加强渠道下沉等举措,带领彷徨中的上海大众扭转颓势,安渡难关,并最终得以延续其在中国汽车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的优良品牌。
不遗余力发展自主品牌
陈志鑫对于上汽的卓越功勋,主要体现在他对于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不遗余力地研发和推重。在2009年上汽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陈志鑫又一次高瞻远瞩,开创了上汽旗下两大自主品牌荣威、MG销售并网的全新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利于品牌间优势互补,资源优化整合,对于营销渠道统筹,市场终端整合更具有深远意义。
在2013年中国汽车论坛上,时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的陈志鑫曾表示,在上汽企业高速发展、销量节节攀升的背后,始终存在两大隐忧,一是过分依赖大众、通用等强大的合资品牌巨头,而自主品牌在提升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中表现平平;一是过分依赖国内市场,而在海外取得的业绩表现和市场贡献却微乎其微。对此他提出了上汽发展自主品牌所要坚持的“三不一用原则”,即不完全依赖外方,不排除外方参与,不违反自主产权游戏规则,同时充分利用全球汽车工业的资源,加速自身发展。这一原则为上汽集中力量推进自主品牌指明了发展方向,一方面,保证了上汽可在全球范围内充分调动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科技成果为己所用,真正实现资源的市场导向、自由流通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又确保了关乎企业发展、自主研发命脉的核心经验和关键技术免于落入他人之手,这对于企业掌握资源自动权、技术话语权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前途漫漫 机遇挑战并存
近年来,上汽在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销售记录屡创新高。在中国车市整体走势趋于平缓的2013年,上汽累计交付510.5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3.7%,在国内几大车企中率先完成突破500万大关的新跨越,同时,上汽乘用车也逆势上涨,凭借23万辆的销量在自主品牌中名列前茅。而在刚刚过去的3月,在国内各大车企角逐激烈、难解难分的形势下,上汽却以49.8万辆的销量傲视同侪,领先位列第二名的东风汽车近14万辆之多,成功打响2014年车市开年的响亮一炮。
然而,如此开局利好的上升走势,对于此番即将接棒的陈志鑫,却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方面,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无疑为上汽下一步的排兵布阵扫清障碍,但另一方面,有目共睹的辉煌战绩也在无形中对陈志鑫执掌之下的上汽未来隐性施压。能否指挥上汽在自主品牌研发的攻坚战役中披荆斩棘、有所突破,能否把握机遇、越战越勇,率领上汽续写新的传奇、缔造新的腾飞,成为决定上汽未来命运的关键一环。前途漫漫,考验重重,诸多谜团和疑虑,只能留待上任后的陈志鑫总裁给出答案。
关于此次新总裁拟任,中工网记者致电上汽负责人进一步求证。但由于目前尚未发布任何关于人事任命的正式公告,上汽表示更多细节暂时不便披露。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