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英菲尼迪确认开始国产并做了大量生产、技术、品质等投入和准备;到2014年,英菲尼迪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比2013年增长5.71%;而2015年,市场依赖度比2013年增长8.24%,销量约占英菲尼迪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至此,还说英菲尼迪不该国产,岂不是信口开河!
更重要的一点,作为唯一的高档车品牌,英菲尼迪提升了雷诺-日产和东风两个汽车集团的声誉,这也许是销量或国产等“账面”数据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的软实力。
9月销售数据陆续出炉,二线高档车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一。比如,英菲尼迪9月在华销量约为3700辆,同比增长仅有1%;与凯迪拉克9月在华交付12539辆,同比增长63%和捷豹路虎9月在华销量11515辆,同比增长50.2%形成较大反差。
国内高档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被称为“二线品牌”的高档车中,由英菲尼迪、讴歌和雷克萨斯组成的“日系三强”,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以及并不出色的业绩,特别是与奥迪、宝马、奔驰这“德系三强”的销量反差巨大,常常被媒体和业界所质疑,有时甚至莫衷一是。比如国产,或者说要不要、该不该国产等问题。
作为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日系高档车国产》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我们再来看一下,日本日产旗下高档车品牌——英菲尼迪的国产问题。
在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随着高档车市场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特别是公司或品牌内部的一些变化,加上今年以来较低速度的增长业绩,英菲尼迪及其国产化策略遭受质疑。
那么,是不是仅仅看到上半年,抑或前9月个位数增长的销量数据,就能断言英菲尼迪不该国产呢?
上篇文章,我们曾谈到讴歌对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事实上,同样的问题,英菲尼迪也存在,只是依赖的程度略有不同。让我们看如下一组数字:
(中国经济网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以上,我们截取了2009年以来,英菲尼迪在全球市场的销量,同时对应美国市场的销量。从表一和图一可见,英菲尼迪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
2009年,英菲尼迪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二;此后仍逐年递增,最高为2012年的74.92%,几乎是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三。再往后,英菲尼迪在美国市场的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下降为62.02%,低于2009年的水平。
(中国经济网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再看中国市场的数据(表二),英菲尼迪对中国市场的依赖,2009年只有3.33%,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10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量首次跃过1万辆大关,令中国市场成为其第二大市场。2011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一度接近2万辆大关,市场依赖度迅速蹿升到13%以上,比2009年提高近十个百分点。到2015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创纪录的18.67%,还能说中国市场无足轻重吗?
2012年,英菲尼迪确认开始国产并做了大量生产、技术、品质等投入和准备;到2014年,英菲尼迪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比2013年增长5.71%;而2015年,市场依赖度比2013年增长8.24%。至此,还说英菲尼迪不该国产,岂不是信口开河!
从上述两组数字不难读出,在国产之前,英菲尼迪对美国市场具有高度依赖,而这种依赖随着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呈现依次递减的状态。
意识到在单一市场发展的不足,特别是对北美市场的高度依赖,在中国这一世界最大汽车市场,同时也是全球少有的两位数增长的高档车市场,英菲尼迪的行动是具体的、有诚意的,如总部移至香港,并将生产基地设在襄樊,迅速引进Q50和QX50等两款车型……
(中国经济网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从表三可见,2015年,英菲尼迪国产后的两个车型销量,占全部在华销量的63.37%,刚刚超过三分之二。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国产,英菲尼迪在去年就不可能有4万辆销售目标的完成。
事实上,还是在2012年,时任英菲尼迪CEO的约翰·德·尼琛就雄心勃勃地表示:“日产计划到2017年将英菲尼迪的全球销量提高至50万辆/年,其中在华年销量为20万辆”。现在看来,这话说得有些过头,但却能真实地反映英菲尼迪对中国市场的无比期待。
在具体数据之外,英菲尼迪国产后,销量从1万多辆,迅速翻番,跃上4万辆大关,较大程度上分担了北美市场的压力,增加了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认知,确立了在这一蓬勃向上的市场发展的可能。
更重要的一点,作为唯一的高档车品牌,英菲尼迪提升了雷诺-日产和东风两个汽车集团的声誉,这也许是销量或国产等“账面”数据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来的软实力。
早在英菲尼迪进入中国市场以前,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会有这样的疑问:在全球顶级跨国公司层面,大众有奥迪、保时捷及多个超豪华品牌,通用有凯迪拉克,福特有林肯,丰田有雷克萨斯……但是,雷诺-日产有什么?
同样,在国内几大汽车集团中,一汽有奥迪、有红旗,上汽有凯迪拉克,北汽有奔驰,华晨有宝马,东风有什么?
但是,过去的两三年时间,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为业界的一个特殊现象。由于原宝马高级营销精英——戴雷的加盟,特别是国产化进程的加快,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所谓日系“高档车品牌”,迅速拉升到“二线高档车”的地位,并与捷豹路虎、沃尔沃、凯迪拉克和雷克萨斯等齐名,书写了一个高档车市场的传奇,也提升了东风和雷诺-日产的知名度。
今年年初,戴雷离职后,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即使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履新不久的陆逸是难得的本土化高档车营销精英,与其前任戴雷一道,曾经是宝马大中华区原CEO史登科博士的左膀右臂,还经过了捷豹路虎在中国发展的历练,论经验、论业绩、论人脉,尤其是做事风格的低调等,陆逸并不处在“下风”。因此,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盘整之后,陆逸势必还将带领英菲尼迪的中国事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而不必为某些煞有介事、不负责任的该不该国产非议而费什么周章。(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宇星)
日系高档车国产 格局篇:讴歌长宜放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