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火爆的逻辑:其一是中国目前的汽车大概为1.3到1.4亿量的保有量,其二中国的汽车消费也开始升级,于是产生了很火爆的汽车后市场的机会,也带来了投资的机会。
我摘录了基于互联网创新的后市场过去几年比较火爆的商业模式,主要有这几种:
1、P2P租车,这是分享经济的概念;
2、停车的O2O,大家认为这是一个高频、刚需的切入口;
3、二手车交易,这个不管是现实需求或者是对比成熟市场,美国目前的状况,大家一直都号称中国目前二手车比例是2:1,美国是3:4,这里有很大提升空间,所以这里有大量的创业企业和资本扎堆在这里;
4、洗车的O2O,把车后市场所谓的高频需求以及过去一年最热门的O2O的概念结合在一起的创业项目;
5、上门保养,把保养需求拿出来,当然也有人打几家巨头的主意做加油的事情,一般来讲,在国内加油是比较垄断的行业,但是有些创业者做;
6、信息平台,比如查违章作为切入口的服务。
最 近资本市场变冷了之后,这些领域中有曝出创业企业关闭或者转型的新闻。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第一,资本市场会淘汰一些商业模式或项目,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第 二,从转型或关闭中,我们可以反思哪些是项目运行中的坑?我们今后如何避免?哪些可能纯粹是资本市场变动比较意外的情况?分辨清楚这些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都 有帮助。
首先比较大的坑,即所谓的高频打低频。当然比较典型的是,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成功之后要通吃整个出行领域。另外,停车或者是洗车的概念是比较高频的,但其实在我看来,恰恰这两个领域也是坑比较多的。因为高频到低频前提是服务得是标准化的服务,但是涉及到后市场的服务领域中有很多非标的、人工信任的过程。
关于滴滴模式,它本身要求一个平台聚集越多车辆和用户匹配效率越高。但是日常的用车场景中,用户需要找一个信任的点,后期的需求到这个地方聚集就可以了,它本质上应用需求是离散化的,所以在用户需求离散化的条件下做大平台是比较偏颇的。
第二个大坑是疯狂补贴。去 年滴滴的模式,用了补贴拉来用户,建立平台,把别人都干掉。在这其中有几个大的逻辑成立这个事情才有可能,一个逻辑是超强的自融能力,快的和滴滴脱颖而出 因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干爹”支持他们烧钱,普通的企业是做不到的。现在的资本市场变了,很多投资人会考虑企业做怎么样,还会看有效用户留存,如果钱违背 了经济价值规律的话是很大的问题。
然而很多创业者或者创业项目还沉浸在疯狂补贴的虚假繁荣中,却没有看背后真正的东西。当年京东烧钱策略是 正确的。关键是烧钱完了之后真正地建立起来了价值,建立了庞大的物流体系以及高效的订单匹配。以前中国零售连锁搬动5到6次,但是京东只需要搬动2到3 次。同样,疯狂补贴更典型的是滴滴,他把市场圈起来之后,和快的合并,垄断了中国出行的行业。
第三,打掉中间环节,缩短交易链条。这是互联网的效率,汽车行业中最典型的是P2P的租车,以及二手车的交易。本质上这样的交易发生效率最高,但实际上沉下来看,往往会发现很多似是而非的现象,不管是P2P还是二手车交易,都有很多问题。比如二手车交易手续的办理,以及雇主的认知,这是不能用互联网替代的。
往 往会发生另外一个事,号称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平台,表面上看起来是打掉了中间环节,实际上黄牛在这个事上干的事他们都干了。在这个情况下就要看他们是否真的 提升了效率。P2P租车也存在问题,首先,租车不是高频,其次,即使有大体系或者是严密的管理,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敢做高价车的租赁。把用户的好车放在你的 平台上确保车辆的安全难度非常大。
第四个,用户体验,节约用户时间,一个很大的坑发生在加油环节。我 聊过几个加油的项目。他们认为,现在加油不方便,开进去要排队,一部分是前车加油要等着,还有一部分是有人加完要开发票,还有是付现金需要找零。现在做一 个工具,第一看周围的加油站,第二是把加油的数量写好了。这样汽车到了之后,扫二维码微信支付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加油之后发票也送出来了,可以提升体 验。
我一开始觉得这个事情非常高频,而且交易量非常大。但其实这件事情看着挺好,后来仔细一想不对,其实本质上来讲微信支付直接做更好。从 高频的场景切入,是否可以延伸到其他的车后市场,车的服务还是很专业的事情,用户很难认知在这里加油了,也推荐朋友到这个平台上,或者洗车了就到你这里买 保险,所以这个是比较大的坑。
第五,轻重模式之争也是一个坑。有很多信息平台本身是刚需。另外,有很多做线上的汽车点评和导购,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线下的商铺本质上对自己的利益追求得最深,除非可以严格地控制用户体验,不然用户体验不好会来骂,如果很好,他就去了,用户就是找市场上信任的地方,所以这个模式很难留住。
那么,关于汽车后市场,我比较积极的看法是:
第一,在大部分的车后市场领域,互联网不是道,而是术,互联网可以找一些机会,用工具化的工具提升效率。但如果完全基于这个层面上,把后市场现有的方式和商业模式颠覆掉,难度比较大。
第二,汽车行业的进步最大的机会来自于技术,而不是商业模式,上门保养也好,洗车也好,如果纯电动车的话不需要上门保养。
第三,技术的进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对于产业链和现状的洞察,不能简单地停留于概念上,这样的创业更有价值!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8-201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