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技能 重效果
围绕中心建功业
北京市总工会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组织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奋战、共克时艰,为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认真学习贯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精神和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要求,结合首都高质量发展和高精尖产业结构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深化首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构建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格局。
结合“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年”行动要求,制定《北京市总工会关于加强首都职工技能人才培训的实施意见》,整合社会资源,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推动成立“首都职工教育培训联盟”。完成了百家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的创建工作,为打造符合首都高精尖经济结构需求的产业工人队伍搭建平台。
为激励职工创新发明,立足本岗位开展技术攻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总工会2020年职工创新助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的一线职工,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和区、局、集团(公司)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给予资金助推,激励职工创新发明专利和创新项目更多涌现。
对职务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市总工会给予每项职务发明3000元的助推资金;对市级示范性和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给予10万元和5万元两个等级的助推资金,对区、局、集团(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项目的助推资金为3万元。
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方面,提出到2025年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总数超过8000家,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超过900家的目标。此外,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重点打造上下游企业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供需对接,贯通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在内部建立专业关联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推进工作室集约化发展。紧紧围绕项目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技能人才培养,集智攻关、合力推进,提高职工创新工作室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二届“北京大工匠”挑战赛中式面点赛场,一位选手正在制作栩栩如生的“苹果”面点。
2020年11月17日,北京市总工会举办的以“敬业八小时,做好今日事”为主题的“八小时约定”职工演讲比赛决赛在北京职工服务中心举行。
同时,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围绕首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积极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利用互联网、“云课堂”开展线上行业竞赛和职工教育培训。制定实施《2020年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方案》,举办了27个职业的技能竞赛活动,开展了“奋斗攻坚年 争创新贡献”为主题的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北京赛区)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第二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按照“北京需要千千万万大工匠”的要求,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确定在30个职业(工种)开展“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行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既有涉及现代制造业、高端制造业的职业(工种),也有贴近民生的城市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以及非遗文化的职业(工种)。年内30名“北京大工匠”及30名“‘北京大工匠’提名奖”将新鲜出炉,各级工会积极响应市总工会号召,广泛开展工匠选树活动,推动了各行各业各级工匠辈出,为各行各业职工选树树立了标杆,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夯基础 创品牌
竭诚服务为职工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疫情发展变化对劳动关系的冲击和影响,北京市总加强源头参与,充分发挥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有针对性地做好维权服务各项工作。
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劳动关系,下发《关于实施集体协商“保企业保就业保稳定”行动计划》,通过协商做到不裁员或少裁员;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集体协商的工作指导》,指导企业采取应急、应事、一事一议等灵活方式开展协商。积极参与全国工会就业创业服务月活动,依托全总“工会就业服务号”发布涵盖1760家单位11万余个岗位的用工需求,为求职者提供“点对点”就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