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大国工匠-正文
盾构研究40年“只进不退”的“老顽固”李建伟(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7-26来源: 华龙网
分享到:更多

李建伟与徒弟们在办公室讨论盾构模型图

  扎根隧道事业四十余年,李建伟先后荣获2008年上海市轨道交通立功竞赛优秀建设者、2011年上海市首席技师、2015年至2017年上海市徐汇区高技能人才等荣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承接新加坡地铁盾构项目、印度地铁盾构以及香港昂船洲盾构等项目后,更是打破了洋盾构一统天下的局面。

  虽获誉无数,但是李建伟似乎却不太看重这些:“我这个人做事儿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会把它做到最好!”

李建伟在车间

  “掘地三尺” 非一日之功

  上海长江隧道自2014年12月开工起,就因其“长、大、深”的特点,吸引着业界同行的目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建伟和他的团队承接制造了两台长江隧桥盾构—长江一号和长江二号,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盾构,直径达15.43米,但是当年在上海乃至全中国,都没有一个机床,可以承重达一千多吨并对如此之大的盾构壳体驱动安装部位进行金加工设备。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李建伟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建伟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的模拟试验、反复验证,最终组装出一台“土立车”,实现了工件不动立车动的反式加工模式,开创出国内超大直径盾构驱动内圆立车设备,完成了超大直径盾构壳体的金加工任务,创造并刷新了超大直径盾构加工的新工艺。

  时至今日,经李建伟手底做过的大型盾构不下100个,均应用在国家重大隧道工程建设当中。但“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

  1996年,当时月收入只有1900元的李建伟每天奔波在各个工地车间,对于那时只有7岁的儿子,现在回想起来李建伟满心的愧疚。“那时,白天我和老婆都上班,就把儿子直接锁在家里,让他在家看电视。到了中午从工地回家给儿子做饭。有次晚上老婆有事加班,深夜10点半我从工地赶到家,儿子竟然将门栓在里面栓上睡着了,敲半天没有应答,没办法我只能将窗户的玻璃砸掉,自己爬进去。”

  听过这事儿的工友都觉得有趣,但是只有李建伟自己心里清楚,几十年来每天的早出晚归,除了为了这个家,更是想在盾构研究方面走得更远。

  在刚进厂一年,李建伟虽作为学徒,跟着师傅学习盾构技术,但骨子里总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那时师傅教我打孔,他将零件交给让我操作,但是我刚毕业就连盾构基本的操作都不太懂,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我琢磨了一路,骑到一半我决定回车间,一个人连夜将剩下的零件全部打完。”

  如今,已经成为30个徒弟师傅的李建伟依然没有闲下来,目前正在进行矩形盾构机的模拟试验研究。他介绍:“矩形盾构机比圆形盾构机能更加充分利用隧道空间,但制造难度却比圆形盾构大的多。”

  同时,这是国内第一个矩形盾构机,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完工,但是对于即将退休的李建伟来说,这也许是他40余年的一线生涯中创造的的最后一个盾构。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