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内向宅男变为风趣大叔,是专业自信重塑了他的性格
【身边的大国工匠】车工董日中“封神”前后
(更多精彩,请扫描观看视频)
第一眼看过去,45岁的董日中不像是个车工。
中等个子,体型算得上匀称和结实,国字脸,偏分短发总是整理得一丝不苟。无论冬夏,他的蓝色工作服都会系到衣领下的第二颗扣子。他习惯在说话的同时搭配一些幅度不大的手势。这时候,手腕上常年戴着的一块银色手表和纤细的手指,就会随着他慢条斯理的话语上下起伏。
作为湖南省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特种电气事业部高级技师的他,与其说是位匠人,不如说是位文人。当董日中站到那台绿色的、闲置了很长时间的小卧车旁边,尝试再次摇起手柄时,这个从16岁起就与工件、刀具和车床打交道的中年人,神色中还是难掩亲近与兴奋。
从手动到数控,近30年间,董日中引领了集团车床加工技术的进步。
驯服数控“怪兽”
由于涉密,特种电气事业部在湘电集团一直带有神秘色彩。穿过守卫严密的大门,走进董日中所在的金工车间,里面的氛围却与普通车间没什么区别:年轻的车工熟练地在车床旁的触摸屏上输入指令,再点击“确认”,刀具就会自动对大大小小的工件进行加工。
现在,数控车床已是机械加工的标配,但在16年前,对整个集团来说,这无异于一头“大怪兽”。
2000年,湘电集团花费数百万元从上海引进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但面对全英文的说明书和只在湘潭停留1个月的调试工程师,用手柄控制车床一辈子的老车工们都无计可施:“那会儿,就连职业技术学校,都还没有数控车床的相关专业。”董日中回忆道。
此时,手里的机电一体化大专文凭给了董日中底气,况且早在1995年,为了学习自考中的计算机知识,他就借了9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就这样,平日沉默低调的董日中主动提出要做这头“怪兽”的操作员。
当机床的手柄被键盘和数据取代,董日中最大的感受是丧失了对车床的控制:“数控车床速度飞快,指尖一点,刀具就冲出去了,这要是撞坏了设备,可赔不起呐。”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每输入一个指令,他都要反反复复地确认。由于精神压力过大,那段时间,他常常晚上睡觉都梦到自己在操作机床。有时半夜惊醒,还要把梦中出现的问题用纸笔记下来,第二天就拿去咨询调试工程师。
调试结束后,董日中开始尝试独立操作,经过一个月时间,第一根由数控机床加工出的电机轴产生了。“对我来说,当时的喜悦……”他停顿了两秒说:“可能就类似于打牌跳舞带给别人的那种快乐吧。”
从钻研中获得的成就感,让他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接手的每一台进口设备,董日中往往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能掌握操作方法和软件编程,使之很快用于生产。从此,湘电集团的车床加工,迈入了数控时代。
洪海涛:高低差控制到0.01毫米 | 2015-11-24 |
“工人院士”胡胜的金属雕刻人生:雷达上的... | 2015-11-24 |
耿家盛:车工就玩儿“一把刀”(图) | 2015-11-24 |
王阳:把“铁疙瘩”车成航天精品的大国工匠 | 2015-11-24 |
王阳:把“铁疙瘩”车成航天精品的大国工匠 | 2015-11-24 |
“工人院士”胡胜的金属雕刻人生:雷达上的... | 2015-11-24 |
王阳:把“铁疙瘩”车成航天精品的大国工匠 | 2015-11-24 |
大国工匠王阳:从“神一”到“神十”,他“... | 2015-11-24 |
“狂人”杨悦:让每件产品都成为精品 | 2015-11-24 |
大国工车工董日中“封神”前后(图) | 2015-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