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核心内容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明多样化的交互作用,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东升西降”已经越来越接近达到一个质变的临界点,与之相应,世界格局多极化不仅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而且还趋于更加均衡。苏联解体后,伴随着美国打造单极世界的努力,中国和俄罗斯等非西方大国一直在致力于推进多极化。然而,在人们视野中正在形成的多极格局,却存在着明显的力量不均衡状态。在过去的“一超多强”格局中,除了美国这个“一超”外,人们一般都将欧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视为“多强”成员,未来的“多极格局”基本上是由这五个成员构成。这五家中,美欧日不仅实力较强,而且还都是盟友,在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都站在一起。这样的“多极格局”实质上是西方的“单极格局”,或者是十分不均衡的“三极格局”。现在,在世界大变局下,一方面是美国这个“一超”的相对实力下降,掌控国际局势的能力明显减弱,另一方面是“多强”成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印度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世界级角色,“多强”成员很难再将印度排除。与此同时,原有的“多强”成员中,中国的实力大幅度提升,而欧盟和日本则相对下降。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欧盟与日本对美国的离心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许多国际事务中不再对美国亦步亦趋。一个比较均衡的、各方都更加独立自主的多极格局正日益浮出水面。
不过,由于中国的综合实力同其他“多强”成员的差距不断拉大,同“一超”的距离逐渐缩小,再加上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尤其是以经贸为主战场的中美战略博弈趋于激烈,给人们以中美“两极格局”已经形成的印象。但是,如果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两极论”并不符合事实。
首先,在传统的两极格局下,美国与苏联尖锐对抗,互相为敌。两国除了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在军控与核不扩散等少数国际安全领域有协调、合作之外,其他方面少有合作。双方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对付对方。就拿美国来说,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可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而目前的中美关系并不是这种情况。美国只是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并不是敌人。只是那些鹰派政客和战略思想家想跟中国打一场新冷战,要推动美国同中国“脱钩”。美国商界、公众以及相当多的知识精英并不认同鹰派的主张,就是特朗普总统本人出于选票和美国经济的考虑,也不想同中国“脱钩”。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美国的对外战略并不是一切都围绕着“遏制”中国而展开。美国并没有为了对付中国而同俄罗斯捐弃前嫌,也没有减弱对伊朗等所谓“安全威胁”的敌视。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俄罗斯而不是中国,是其主要军事竞争对手。
其次,在传统的两极格局下,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各自组成一个阵营,形成对抗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两大集团囊括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它们的所作所为确实决定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态势。而目前的情况则大不相同。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没有也不想建立自己主导的政治军事集团。美国虽然还保持着同盟体系,但是许多盟友都同中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人文等层面的关系以及全球治理上的合作。日本在中美贸易战正酣之时寻求改善对华关系,意大利等欧盟国家顶住美国的压力加入“一带一路”建设,诸多西方国家不顾美国反对参加亚投行创建,这些动向意义极为深远。
最后,在力量配置上,当初的美苏两国及其掌控的政治军事集团,占有了世界绝大部分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现在则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40%,军费开支占世界的50%左右,那另外的60%和50%绝对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中美之外的力量越来越趋向独立自主。特别是那些发展中国家,不仅是印度这样的“多强”成员,就是像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南非、越南这样正在崛起的中等强国也都更加寻求独立自主。在这种态势下,“两极论”没有多大现实意义,至多是一个立论依据不足的学术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