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公布了日本的新年号“令和”,英文名beautiful harmony,这是日本首次引用本国典籍命名的年号。令和代表的美好和顺利之意的背后是日本国的国家意识和独立意识正悄然觉醒并愈发强烈。
日本强人政治的崛起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令和元年进入其第四个任期。截至2019年10月21日,安倍晋三总计在任天数为2856天,已经超过他的外叔祖父佐藤荣作,成为日本战后任期最长的首相。安倍自2006年就任首相,第一次政权维持一年后宣告结束,后又在2012年的选举中胜出,同年末重掌了政权。2015年总裁选举无投票再次当选,2018年击败石破茂,第四次当选。作为自民党总裁的任期到2021年9月末为止,至今还剩下两年多的时间。其实,只要能维持到今年的11月20日,那么安倍就将超过桂太郎(2886天),成为日本宪政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7月的参议院选举后,安倍表示希望在令和时代能够有更大的作为。
9月11日,安倍新内阁成立,口号为“安定与挑战”,由2名留任、15名新任和2名再任阁僚构成。内阁组成向来是外界猜测新政府未来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人物是新任外相茂木敏充。茂木于1978年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先后在丸红、读卖新闻、麦肯锡工作,也曾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有过留学经历,2003年担任外交副大臣时期出版著作《日本外交的构想力》。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日本外交的两大支柱,一是改变以往“追随美国”的政策,以从“对美协调”到“说服美国”为前提,强调日本强人领导的重要性。二是以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日本援助为前提,运用中立、积极、和平的解决之道来处理地区问题。上任后,茂木主张建立以安全保障、经济合作、相互理解和促进友好为支柱的“世界中的日美同盟”,同时强烈呼吁日本“必须把目光转向亚洲、中东乃至世界”,特别提出“把日中关系放置在亚洲乃至全球的层面上来看待”,体现出日本新内阁的“世界眼光”。作为具体的外交方针,他提倡“像跳入对方的怀里互相推拉的柔道运动员一样的关系”,被称为“柔道型外交”。日本应该对美国、中国等超级力量进行“柔道型干预”。这一“柔道型外交”已经在日美贸易谈判中取得了实绩。9月23日,日美自贸协定签订,将因为美国退出TPP而陷入麻烦的日美经贸关系重新拉回正轨。
此外,“红人”小泉进次郎作为环境大臣首次入阁,令外界反应强烈。安倍晋三在谋求自己政权稳定的同时,不忘培养接班人,要把亲手培养的“将来的总裁候选人”拉进圈子里。小泉进次郎的曾祖父又次郎在战前担任众议院副议长和通信大臣,祖父纯也氏是防卫厅长官,父亲纯一郎从2001年4月开始担任了约5年半的首相。所以,小泉家是自民党内屈指可数的政治世家。尽管小泉进次郎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曾两次投票给原干事长石破茂而不是安倍,但仍然获得了安倍的认可和提携。所有人都认为,小泉进次郎是未来日本首相位置的强有力竞争者。今年38岁的小泉进次郎如此年轻入阁还是日本战后政坛史上的首例,可以为未来执政充分积累经验和锻炼能力。从安倍家和小泉家的政治传承来看,日本政治的未来将继续向强人政治方向发展,很可能一改日本历史上短暂政权不断交替出现的状况。这毫无疑问会大大增强未来日本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成为日本实现正常国家的强大助推力。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应对不断涌现的各种挑战,多个国家纷纷出现强人政治现象。在国家独立意识逐渐高涨之际,安倍首相的长期执政和一直较高的支持率事实上也打造出日本版的强人政治。朝日新闻社在8月份进行了全国舆论调查(电话),安倍政府的支持率为48%,比上次7月下旬的调查结果42%上升6个百分点。其中,男性支持率大涨7个百分点,超过半数,达到54%。女性支持率虽然依然低于50%,但依然从37%增加到42%。来自无党派阶层的支持率也有所增加,从18%增加到23%。由此可见,日本国内民众整体上对安倍内阁比较认可和支持,且有所期待。
试图挣脱美国束缚的日本对外政策
回顾战后的日本外交,从首相频繁更迭的情况来看,其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美国手里,因此日本多数的对外政策都是对美政策的一部分。日本著名学者孙崎享曾在他的著作《被美国击败的政治家们》一书中明确指出美国对日本政治家拥有强大的操控能力。但是,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和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这种操控能力在迅速下降。在特朗普总统频繁退群并要求日本承担更多的同盟责任之际,安倍政府感受到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实现国家正常化结合起来,前者成为后者的实现手段和路径。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可以发挥更多的外交自主性,逐渐摆脱美国的束缚。日本的对外政策越发自信和遵循特朗普政府的类似逻辑,坚持“日本优先”。这突出表现在贸易上打压韩国和抵制美国倡导的波斯湾联合护航舰队两件事上。
经济上,日本开始不顾及美国态度,施展硬实力对韩国进行制裁。美国在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同盟体系支柱是美日同盟和美韩同盟。对美国来说,加强和深化美日韩之间的关系,将双边同盟逐渐改造为三边同盟,是维护东亚地区霸权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在美国的撮合之下,日韩关系也一度非常亲近。2007年8月,美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军事情报保护协定》。2016年11月23日,日韩签订同样内容的《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意味着美日韩三国军事同盟关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然而,G20大阪峰会之后,日本政府因为历史和贸易问题突然对韩国进行一系列贸易制裁,使两国关系迅速恶化。非常明显的是,安倍政府此次对韩政策与美国的战略和想法无关,完全是日本决定对韩国实施报复。据多位日美外交相关人士透露,美国政府为了防止韩国脱离《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曾要求日方延迟发布将韩国从出口优惠对象国的名单中排除的信息。但是,日本政府有关人员却说:“当日本在慰安妇和征用劳工问题上被韩国狠狠地教训时,美国什么都不做,事到如今突然介入也太晚了。”作为对日本的报复,2019年8月22日,韩国政府决定作废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日本政府此次非同寻常的决断,凸显出对外政策中试图摆脱美国束缚的独立性。这种完全不顾及日韩关系恶化的做法,事实上破坏了美国需要维持和强化美日韩军事合作的东北亚战略。但是,这也增强了日本在未来对美和对韩谈判中的筹码——日本有能力对韩国这样的中等强国实施强有力的经济打击。
事实上,在经贸领域,日本在安倍首相的带领下表现出超强的把控能力。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后,日本继续推动其他成员国最终达成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随后,日本又在今年2月份与欧盟达成“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10月份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日本也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与美欧两大经济体达成高水平自贸协定的国家,在新一轮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令人瞩目的先驱者。这是日本敢于对韩国“亮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向世界传递出简单而明确的信号:日本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不但拥有影响其他国家的实力,而且必要时也愿意运用这种实力;同时,日本在运用这种实力的时候并不像以前那样对美国马首是瞻。
军事上,消极应对美国提出的护航要求。2019年上半年,美伊关系因为美国终止伊核协议而不断恶化,波斯湾地区连续出现多起油轮遭袭事件。为了维护该地区的航行安全,特朗普总统号召组建联合舰队护航,并获得了多个国家的支持,包括韩国。但是,日本政府却在该问题上一再暧昧,没能积极地回应美国的要求。日本国内讨论的更多的话题集中于如何解决日本所有和日本人乘坐的船只的护卫问题。如果日本要参与美国组建的联合护卫舰队,如何处理与宪法之间的关系?对此执政党回答说:“目前还没有考虑向联合舰队派遣自卫队”,在野党也以“现行法律无法派遣自卫队”为由表示反对。担任海上自卫队自卫舰队司令官的香田洋二也认为:“为了保护日本船舶,没有必要进行集体自卫权的讨论。军事紧张加剧,恐怕会导致战争。”如果加入国际护航联盟,日本海上自卫队虽然可以共享美军掌握的波斯湾地区的军事与政治情报,但同时也意味着伊朗成为日本的假想敌国,因为美国坚持认为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半岛周边海域、也门等发生的恐怖事件直接或间接地与伊朗有关。因此,一旦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冲突爆发,加入了护航联盟的日本便自然成为伊朗明确的敌国。对日本来说,派遣海上自卫队舰艇和飞机,主要目的应该是向国内外表明“日本不能容忍本国的油轮受到某种危害”的国家意识,而不应绑在别国的战车上。
总而言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大国博弈越发激烈。安倍长期执政不仅大大增强了日本内外政策的稳定性,而且也反过来巩固了安倍政权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在不断动荡的国际格局中越发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日本对外政策的独立性,进一步证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