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平台的顶层设计
一是平台设立上,应与国际科技合作及人才交流的计划、项目设立相契合,以更加精准服务科技计划,减少浪费。
二是平台架构上,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应建设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间机构运营为主的架构。同时,扶持民营企业和第三方民间机构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线平台。加强对国际智力资产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和普及教育,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法规进行运作。
三是平台运行方式上,推动线上科技合作平台建设。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人才交流跨越空间限制,提高交流的及时性和效率。为此,在开展拓展合作形式时,应充分研究并推动线上科技合作平台的建设,使平台既可以服务于线下合作,以提升合作周期的成效、节点、流程化及信息化的管理能力,也可以发挥平台信息化的特点,促进远程合作的实现。
完善平台管理治理机制
一是逐步建立线上平台的交易和管理规则,全流程监控,便捷性管理。细化材料甄别、人员面试、项目洽谈、合作签署、资金资助、合作执行、合作评估、合作成果展示等各环节的管理机制,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甄别评估科技合作价值,推进相关信息软件建设,推动便捷化管理。
二是加强安全性管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安全性建设。优化线上传输加密先进技术,保护人才、科技合作及科技成果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等。
三是开放性管理。推进具体项目的双向沟通与合作,并建立网络撮合平台,整合供需等多种资源对接,实现精准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匹配。主管机构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对合作信息的监管及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从而提高合作趋势预测与科学技术走向分析等能力。
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和新技术的作用
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企业微信、华为的Welink等第三方会议平台的作用,灵活组织和参与不同规模的在线会议。新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推广应用,为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思路。另一方面,这次疫情打开了全球化治理的窗口,后疫情时代,新的公共产品供给成为趋势,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我国大力发展“新基建”,将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应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大规模应用,同时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第三方在线平台开展合作,以提高交流效率,降低交流成本。
一是进一步突出交流平台中的合作内容与核心人物,大力增加知名技术大咖、著名科技人士视频演讲,并以此为机,开展合作交流,以解决技术型、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刚需。
二是突出“先进知识体系引进和先进经验流动”,应侧重先进经验流动,避免低质量的人才流动所造成的合作进展缓慢及成效不佳。引进先进知识体系等更有助于企业乃至社会进步的体系,将有关项目择优融入平台,可进一步助力其规模化、网络化,产生飞轮效应。
三是在交流介质上的扩展延伸,进一步将优秀书籍、视频等版权化的内容加入交流范围,并突出相关项目移动化、在线化,实现选取更便捷、更友好、更高效的交流形式。
加强资本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参与度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带来了深度影响,全球科技创新项目、科技成果产业化将面临资金短缺,甚至面临产业化路径的断裂。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果、科研专家团队与不同阶段的投资基金的推介合作与交流,补强科技成果与投资机构的资本链条。
一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成果与资本机构的对接深度。国际科技合作成果、技术转移成果要实现产业化,需要不同阶段的资本参与。在全球经济面临下滑甚至衰退的形势下,加强对已有的国际科技合作成果面向全球不同投资阶段的投资基金的推介合作,实现“资本助力”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加速产业化发展。
二是提升民间投资机构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参与度。在现有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的基础上,加强民间投资机构的国际科技参与度,尤其是面向具有高科技投资偏好的投资机构。吸引一批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参与,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与市场化基金的有机参与,既实现政府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又实现民间资本的接力效应与资本助力科技产业发展的目标。
三是允许参与投资国际科技合作的投资机构“资本出海”。当前,部分国际科技合作成果处于早期阶段,在尚不具备在中国产业化发展的情况下,鼓励民间投资机构进行“海外孵化”,尤其是对双边或多边政府认可的科技合作成果,有条件放宽“资本出海”管制,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鼓励资本提前“孵化”国际科技合作成果。
印度知名女作家阿兰达蒂·罗伊说:“从历史上看,大瘟疫迫使人类与过去决裂,想象一个重新开始的新世界。这一场流行病也不例外。它是一个门户,一个连接这个世界和下一个世界的入口。”我们应审慎看待疫情对国际科技合作尤其是国际科技人才合作路径的冲击,积极调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作者系中国驻荷兰使馆候任科技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