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劳动模范-正文
全国劳模申吉荣:宝峰村的“领头羊”(图)
//www.workercn.cn2013-11-06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10月26日, 对于富顺县兜山镇宝峰村的乡亲们是灰色的一天。

    他们的“领头羊”、村党支部书记申吉荣在工作时驾驶盘式旋耕机不幸失事永远倒在了劳动现场。

    噩耗迅速传遍整个山村,数百名村民含着眼泪,自发来到他的灵前告别。

    乡亲们想不通,他们的“领头羊”怎么会好人没有好报?他们“责怪”他不守承诺,因为申吉荣曾答应他们:“今年村党支部换届,我还竞选书记,继续带领大家把宝峰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没想到,一场意外,让这位群众交口称赞的优秀基层干部倒在了生产一线,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土地,年仅45岁。

    翻开申吉荣的履历,一项项荣誉跃然眼前。担任村干部的10多年间,他带领村民发展黑山羊养殖等特色产业,让村民的腰包鼓了;他自掏腰包给村里通电修路安自来水,让村民的生活条件更好了。在申吉荣一手打造的“黑山羊王国”里,他成了村民心中名副其实的“领头羊”。近年来,他先后获得了“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劳动模范”、“自贡市优秀共产党员”、“自贡市十大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最让人熟知的是,2005年4月28日,37岁的申吉荣作为富顺县有史以来第一位农民“全国劳模”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每每谈及这些“荣誉”,申吉荣都谦虚地表示:“做得还不够好,还得继续努力。”

    致富路上的领头人

    “我要把养羊业做大做强,不但自己致富,还要带动全村乡亲致富奔小康”。申吉荣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

    时间回到27年前,年仅18岁的申吉荣只身闯荡新疆,帮人牧羊。他买来各种书籍认真学习、钻研,一年多时间里,不仅成了放羊好手,还掌握了许多技术要领和治疗羊病的方法。1988年,20岁的申吉荣开始创业,经过八年的辛勤打拼和刻苦钻研,申吉荣的养羊技术逐渐纯熟,养羊规模逐渐扩大,并有了一定的积蓄。

    赚了钱的申吉荣越发思念贫穷的家乡。“我们村地广人稀,野草茂密,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而且乡亲们还很穷,该把所学的技术带回家去。”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1996年底,申吉荣带上自己努力挣到的18万元,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富顺县兜山镇保峰村的天山坡。

    回乡后,他投资6000余元,购买了55只黑山羊进行试养,从此开始了在家乡的二次创业。到2002年,申吉荣家共存栏黑山羊400余只,出栏羊260只,共获收入4万余元。这在当时人均纯收入仅1000元的偏远山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们看着都很眼红”,汤淑兰说,“我们这里地势高,以前都是靠天吃饭。我也很想养羊,但是又怕养不好”。的确,对于偏远山村的村民来讲,任何一个新的尝试都是一种冒险。况且上规模的养羊投入较大,绝对是一个技术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2003年,申吉荣投资5万多元修建了占地3亩的羊舍,承包了本村100多亩土地,种上黑麦草、菊苣草等优质草类。申吉荣的养羊事业开始腾飞,一条适合山区特点的养殖业增收之路在他脚下延伸。

    与此同时,为了打消村民顾虑,帮助更多乡里乡亲养羊,做大做强宝峰村黑山羊产业,申吉荣与养羊户达成协议,由他出钱建羊圈,免费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收购价格,对于家里确实困难的,他还免费赠送羔羊和种羊,并且承诺,挣了钱都由农户得,而风险则由自己承担。

    “申支书真的很够意思,他不仅免费送了50头羊给我养,还免费帮我建了羊圈,羊病了都是他负责医还不收钱。后来羊给养折了,死了十多只,没挣到钱,他还补了我几千元。”说起这些,汤淑兰眼中始终闪着泪花。

    这么多年来,谁也说不清楚,他免费送了多少只羊和饲料给大家,免费帮大家修了多少羊圈,花了多少钱帮大家治疗羊病,免费举办了多少次技术培训……

    村民们只知道,在申吉荣的带动和帮助下,大家逐渐走上了靠养羊致富之路。如今,全村近2000户人中有90%以上村民养羊,每年出栏肉羊1万多头,养羊效益每年超过1000万元。这个区位条件较差,在当地经济长期排名垫后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8000多元。

    这个偏僻的山村被来买羊的商人、参观的游客和采访的记者称为“黑山羊王国”。

    申吉荣一手创建的“黑山羊王国”成为了自贡市黑山羊原种场、四川省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和国家资源保护场、国家黑山羊扩繁基地、国家星火科技示范基地……

    穷山村里的开路人

    “乡亲们信任我,我就得对得起大家。”申吉荣说。

    申吉荣年轻,有见识,有公心,敢担当,致富不忘家乡人。这些都被组织和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5年1月,宝峰村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作为组长的申吉荣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从此,申吉荣的心里装的不是个人的小富即安,如何改变全村破败落后的基础面貌,让老百姓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成为了他矢志不移的梦想。

    新官上任,摆在申吉荣面前问题一大把,宝峰村地理位置偏远,是全县海拔最高的山地穷村,缺水、断电、路不通,全村青壮年大多受不了穷苦而选择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老幼病残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如何丢掉“穷帽子?”“老百姓最想我为大家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申吉荣花了两个多月,跑遍全村家家户户。“如何赢得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宝峰村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带着这些思考,他自己花钱带着其他村干部走出去学习参观。对于宝峰村的未来,申吉荣心里的蓝图逐渐清晰。

    “乡亲们信任我,我就得对得起大家。”申吉荣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村民汤述兰还记得,当年为了安电,申支书无数次地开着自己的车子到村上、镇上跑手续、要资金,钱不够,申支书二话没说,自己先垫上,人手不够,申支书总是说“我们一起干”,“那时路还不通,10多公里的路,要装几十根电杆,上山全靠人抬。”汤述兰说,“申支书本身就有腰椎间盘突出,严重的时候腰都直不起来,大家心疼他,喊他不要抬,他总说没事。”在他的带领下,全村都用上了明亮灯,也看到了申支书为全村点亮的希望。

    要得富,先修路。这是老百姓们的大白话,但也是实道理。先富起来的申吉荣又带领大伙,花了1年多的时间,一块石、一挑土的修通、拓宽了近4公里的山路,联通了山旯旯通往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村民谢永安指着一条3.5米宽的水泥路说:“为了修路,申吉荣和村民一起开山、填土,光着膀子上工地,浓眉大眼的脸庞上经常满是泥土。想起当时全村老小总动员修路那热火朝天的场景,我们觉得只要有申支书,好日子就有奔头!”说这话的时候,已是80岁高龄的谢永安眼里已浸满了泪花。

    近年来,申吉荣通过对上争取,带领全村百姓共修建村道12公里、组道和便民路18公里,宝峰村基本实现了全村范围水泥路、毛基路全覆盖。

    “现在吃水不用找不用挑,水龙头一拧就来了,我们一分钱都没出,这都是申支书为我们造的福啊……”宝峰9组村民王佑彬感激地说。兜山镇宝峰村地势高,水源缺乏。为解决全村吃水问题,申吉荣带领支部一班人翻山越岭找水源,在全村建起了38个屯水池,让乡亲们吃上了放心干净的自来水。申吉荣还带领村民新建大型蓄水池2个、囤水池16个、山坪塘18口、石堰1200米,解决了全村农业生产灌溉困难,也为宝峰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