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关月钢在教授徒弟使用检测仪
关月钢与徒弟一起维修故障车辆
通讯员 段建伟/摄
■作为家庭的一员,在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上,他欠债很多
■作为一名维修工,他总想让趴窝的汽车在他手里手到病除
■作为高级技师,他认为如果自己的技术不过硬就愧为人师
■作为全国劳模,他自我要求事事处处想在前面、干在前面
有一份事迹材料这样评价北京公交保修分公司保修五厂职工关月钢,说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名普通保修工,他少言寡语,不善言辞。11月6日,记者采访他后,印证了这样一个结论:他是一个让人钦佩、受人尊敬的人。而上述评价的后半部分不太确切,说他不善言辞,那只是因为别人聊的话题,不是他擅长的话题。因此,他无话可说。
关月钢的档案这样记载:从1981年入职到现在,在这30多年里,他连续16年被评为公交集团先进个人、连续11年被评为北京市城建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他被授予“北京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探访关月钢」
没读大学上技校
学徒变成大师傅
1979年,也就是关月钢高中毕业那一年,他参加了高考,但没考上大学。那届同学中,有10人考上大学,10人考上中专,10人考上中技。他是考上中技的那一位,报的是北京公交总公司技校。“在那个车辆不多的年代,能接触汽车是件很值得高兴的事。”他喜欢车,上技校后每月还有16.5元生活补助,这让他很开心。
“那个时候,中专、大学都没有开设汽车维修专业。我学的就算是比较前沿的技术,接触的进口车型有依卡露斯、斯柯达等柴油车,国产车型是黄河和解放。”他说,两年的学习使他收获颇丰。
毕业后他就被分配到公交保修厂,成了第一个师傅王金瑞的徒弟。
看着这个态度诚恳、干活勤快、做事认真的小徒弟,王师傅手把手教他从哪下手拆装既快又省力,汽车轮子的左轮胎为什么是反扣丝,右边为什么是正扣丝。还跟他讲,这样做的道理是在离心力作用下,固定车轮的螺丝只会越跑越紧,不易松动。
此后,在其他几位师傅的认真调教下,关月钢的修车技术越来越好。对于常见的、不易修好的、返修率很高的刹车跑偏等问题,他也有了医治的法宝。
就拿刹车跑偏来说,必须保证刹车毂和刹车布表面平圆,二者之间的间隙均匀、刹车时接触面达85%以上。只有这样,司机踩刹车时才能做到轮毂受力均匀,车轮不再跑偏。而这种活儿,做得越细,花费时间越多,效果也越好。他估算了一下,如果是一个成手维修工,1小时就可修好,但做3个小时也有活儿可干。他说,做这种事最能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如果是凑合,表面上看工作效率挺高,但返修率也很高。而他能够保证,凡他做过的,在一个保养周期内保证不返修,还不会再出故障。
这些年来,经过他检测的车辆不知有多少,经他维修过的车辆有近5万辆次。也许是这个原因,有人注意到,凡是经过他检测、维修过的车辆,没有一辆发生过中途坏车,没有一辆因车质问题致使运营一线驾驶员不满意的。这两项记录,至今在保修五厂没人能打破。
由此,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并从心里承认他是个技术大拿,是一个真正的“大师傅”。
处处留心皆学问
遍施援手成明星
关月钢说,虽然他的工作是在车间里修车,但熟悉车况、了解运营线路也是必须的。而且,这些看似与维修工作不沾边的事情,直接关系着工作的效率、工作的成果,甚至工作的成败。借用一句老话,这叫处处留心皆学问。
一次,天下着大雨,他接到一道救援指令说:一辆公交车掉进了沟里。凭经验,他知道那段去昌平的路,沟比较深。从出事车辆前桥、钢板都已摔断的情况判断,不带上几块钢板不行。到现场后,他把带来的钢板铺在柔软的、满地都是泥水的地上,慢慢地把车支起来。然后,又用钢板等材料铺好一条路。顺着这条路,他开动这辆已失去气压的车爬上路面。
事后,有人说,没气压的车你也敢开?他说,车没气压也就是没有刹车,开起来风险的确比较大,但修车的人必须会开车,而且技术必须好。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发现故障车的“毛病”在哪里。譬如,车辆传动部分的闸箱、差速器、车轮等部位坏了,不把车开起来查不到,甚至是车的速度达不到一定程度,也感觉不出来。
因此,他必须掌握这项过硬的开车技术。只有掌握了这项技术,才能做到修车所必须的“七分判断、三分干”。
现在,关月钢在公交系统是出了名的“超级明星”,以他名字命名的技术保障小分队活跃在首都公交保障的第一线。哪里竖起了“全国劳模关月钢技术保障小分队”的队旗,哪里就意味着公交线路的保障任务最艰巨、也最有保障。正是因为这面特殊队旗的飘扬,也让无数的公交司售人员心里多了一份“踏实”、一份“安心”。
厂家仪器存不足
更新改造创新品
2004年,北京市首次举办汽车维修高级技师班,他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此时,汽车工业发展很快,电器、电脑得到广泛应用。在北京街头飞奔的京华巡洋舰公交车用的是康明斯发动机,对它的检测用的是电脑。看着满是英文的电脑,已经44岁的他看不懂,觉得很难,不想再学了。
然而,看到埋头干活的老师傅、再看看刚入职不久的年轻人,他觉得自己没有不学习的道理,也找不到不进步的理由。于是,他到厂技术科请教,让人为他翻译那些难懂的英文。慢慢地,他上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