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者:你对泉州南音有何认识?
李白燕:泉州南音已传唱千年,这就是乡音的魅力,才能代代相传,并得到传承和保护,同时也离不开民间南音社团爱好者的无私奉献,泉州南音在中国音乐史上写下很好的篇章。泉州南音是保存最古老的乐种,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和瑰宝。一千多年来,它的演唱形式和演奏方式几乎没什么改变,而且大量的曲牌资料都保存得很完整,跟我们泉州地域的文化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泉州是东方古港,经济繁荣,促进了南音文化的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财富。
记者:你从艺坚守南音三十载,是如何“坚守”的?
李白燕:1987年从艺校毕业后分配到南音乐团工作,虽然在学校学习三年的规范演唱技巧,但因基础薄弱,再加上地区口音不同,南音发源于古刺桐城如今的泉州古城人的发音、腔调等,同时还没能很好地把握南音演唱的韵味、咬字及行腔的技巧,所以在实践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压力,我作为苏诗咏的学生,不仅继承老师的演唱风格,同时吸收了黄淑英、马香锻老师的演唱特点和精华,并在艺术实践中苦练,并坚持每天反复练习演唱不同曲牌的南曲,通过每一次的演唱实践逐步提升自己的演唱技巧,使自己的演唱日臻成熟。上世纪90年代当逐渐成名,面对海外高薪聘请,我也曾经有动摇的念头,但最后还是告诫自己,只有泉州才是我成长境地,所以能脚踏实地完成每一次的接待任务。
记者:你是以什么曲目和演唱技艺而获得牡丹奖?
李白燕:我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比赛,从定参赛节目到排练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曾经奔走福州省城请专家为我选择比赛的曲目,最后我决定选取南音的传统名曲《山险峻》来参赛。因为此曲的演唱风格突出,而且王昭君的出塞和亲家喻户晓。本曲起突顿挫明显,具有鲜明的表现力,我在演唱中加入哭腔的运用,使乐曲更加悲状化,更加吸引人的听觉,在表演中运用南曲传统的自弹自唱,还加入比较现代的表演手法演绎了王昭君内心复杂的情感。荣获了第七届牡丹个人表演奖,为福建省填补了此奖项的空白。
记者:作为南音传承人,你是如何用心传承育新人的?
李白燕: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从1991年开始在泉州艺校任南音唱腔教师,2003年泉州师范艺术学院成立本科南音班,我受聘任教10年,培养了大批的南音高级人才,在传承中遇到学生的厌学,还有语言及演唱发音、咬字、行腔方面的难题,我在任教中边教边学,总结20多年的演唱经验,撰写了《中国泉州南音演唱教程》也填补了南音在历史无此成文理论经验的空白。(中工网记者傅乔成 通讯员陈辰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