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桑月楼拿到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和证书时,整个临工集散中心炸开了锅。有人说,都以为打零工的是社会的“边缘求职者”,没想到身边还有这样一位“隐形大咖”。
在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凌大塘临工集散中心里,桑月楼早有名气。不仅因为他是一名“小包工头”,能带着大伙儿一起找到活干,更因为他那令工友佩服不已的精湛“砌墙术”。
“不管干什么,都要干好,干出个样。”日前,桑月楼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自己对打零工的感悟与追求。
“还可以做得更好”
干净利落的短发,黝黑皮肤,一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双手尤其引人注意。在参加合肥市2018年建设行业劳动和技能(砌筑工)竞赛之前,桑月楼只有一次参加劳动竞赛的经验。
2018年9月14日,合肥市包河区总工会举办首届“临工工匠”技能大赛。抱着检验自己的心态,桑月楼报名参加了砌筑工项目比赛。工作繁忙,他晚上才有空研究比赛图纸。但凭借长期积累下来的手上“功夫”,桑月楼一举夺得该项目第一名,被推荐参加全市劳动和技能竞赛。
得到消息的桑月楼依然忙到腾不出时间详细了解比赛。等到开赛时他傻眼了。“赛场上要求在砌的墙上开一个半圆形窗户,需要提前准备模型和工具。可是我一点准备都没有,只得硬着头皮上了。”
眼看在技巧上无法取胜,桑月楼就暗自在别处较上了劲。“墙面要平,灰缝要饱满,碰头缝要垂直……”在保证精细度的同时,他手上速度也不慢,比许多选手提前完成比赛,最后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
“这次比赛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还可以做得更好的。”桑月楼说。
从小工到泥瓦工
在劳动竞赛舞台上,桑月楼是“新人”,但在泥瓦工岗位上,今年只有35岁的他却是一名“老师傅”。
1998年,15岁的桑月楼初中毕业前往浙江打工。没有学历和手艺,他从小工做起。“工地上的活又脏又累,很多人不愿干,但既然干了就要干好。”
看他年纪小,当时很多老师傅都不愿教他。他就跟在后面偷偷学艺,把别人不愿意做的杂活都揽下。他仔细观察,模仿师傅们每一个动作;中午一放下碗筷就往工地上跑;晚上拿废砖废石练手,一练就是大半夜……就这样持续了两三年,桑月楼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的泥瓦工。
始终与自己“较劲”
2004年,桑月楼辗转到甘肃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当时公司要求使用“三一”砌筑法,熟悉的瓦刀也变成了桃形大铲。“这种砌筑法要求一块砖、一铲灰、一挤揉,砌出来的墙横平竖直,就是速度太慢。”学会了新方法的他并不满足,又在速度上较上了劲。
人跟着项目走,辗转各地的过程中,桑月楼始终与自己较劲,先后掌握了二四墙、三七墙、五零墙等不同墙体的砌筑方法。“我砌墙时习惯把每块砖都用水打湿,瓦刀把余灰刮一下,放好后再用手按一按,虽然麻烦,但墙面整体契合度会更好。”
2008年,桑月楼回到老家合肥,从最容易找到活儿的临工干起。到临工集散中心后,他又带着老乡们一起干活。但他的较真劲却一点也没有变。
“要找到好工作,先得有好技术。”桑月楼时常告诫工友,不要因为打零工,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打零工只是工作岗位,技术才是吃饭本钱。”
在临工集散中心办公室主任吴国军眼里,桑月楼的成功就是源于这一次次与自己较劲、与工作较劲的态度。“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临工意识到技能提升的重要性。中心希望通过桑月楼等一批优秀临工的带动,推动技能培训落地形成常态化,实现临工可持续就业。”吴国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