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帅气、踏实内秀,是领导和工友评价魏倍倍时用的最多的词汇。工作15年,魏倍倍从一名农民工逐步成长为申报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企业创效1200多万元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河北省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挑战自我 百炼成材
2002年,魏倍倍从藁城双庙村考上石家庄市纺织技工学校,2004年来到正在建设中的石家庄常山恒新纺织有限公司,大量的进口设备安装任务,为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年仅18岁的魏倍倍,身上透着一股灵气儿,领导让他带领8名青工组成安装队,在外方技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第一台进口全自动络筒机的安装。初次的成功,让魏倍倍充满了挑战自我的动力,他带领着安装队乘胜而上,在两年内圆满完成了价值8000多万元进口全自动络筒机、倍捻机以及国产并纱机等百余台设备的安装任务,且全部试车成功。
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的魏倍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工作13年中,他进行了上百次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发明的万能锭杆国产化改造、并纱张力补偿装置、多功能落纱车、多功能捻腔、络筒机大吸嘴辅助吸纱装置、高效清洁工具等,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此外,他还申报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企业创效近2000万元。
后来,魏倍倍参加了公司与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联合开办的纺织工程大专班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如虎添翼的他在攻坚克难中如鱼得水,成为驯服“洋”设备的青年技师。2007年,21岁的魏倍倍被评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成为当年全市最年轻的市劳模,2013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14年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4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解忧除困 在线答疑
作为公司最年轻的“老”劳模,魏倍倍在进口设备维修保养和国产化改造的10多年历练中,刻苦钻研,步步提升,虚心看待每一次成功,平淡对待每一项殊荣。如今已是中国纱线网注册在线专家的他,仍然是本色依旧。面对多家私企的高薪邀请,魏倍倍都婉言谢绝。
一次,河南一家拥有8万纱锭的民营纺织企业,因粘胶品种纱线捻结强力达不到客户要求,影响订单交付。焦急的他们在万般无奈下,通过中国纱线网进行求助。网站有关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立即与魏倍倍取得了联系。在征得企业领导同意后,魏倍倍仅在该企业蹲点两天,就将纱线的捻结强力由76%提高到84%,超过了客户提出的80%的要求。随即而来的订单让该企业获得了一笔可观的利润。没过几天,这家企业和中国纱线网的有关负责人向恒新公司领导打来电话:感谢常山,感谢恒新培养了这么优秀的技术人才。中国纱线网还将魏倍倍的这次技术支援作为成功案例备案,并在网站编辑出版的《自动络筒实用技术三百问》一书中收录了魏倍倍的技术成果。
带徒传技 攻关克难
为更好地发挥魏倍倍的示范带动作用,让一花独放变为百花争艳,2014年,公司建立了“魏倍倍创新工作室”,魏倍倍担任工作室主持人。这让魏倍倍有了更大的创新创效施展空间,
为纺好生产成本低、生产方式独特的麻加丝新产品,他带领工作室成员突击试纺,加班加点摸索经验,最终确定新的生产流程,结果比常规方法减少两道工序,专用设备改造费用仅需2万元,节约98万元。两年多来,工作室每年都确定攻关项目,共进行技术攻关、工艺改进152项,提出合理化建议76条,在优化生产工艺和操作法、节能降耗压缩成本等方面累计创效800万元。
魏倍倍撰写的多项论文成果也在行业内获奖,并在《中国棉纺织科技》和中国纱线网上发表。
在魏倍倍的影响带动下,工作室骨干成员在各自岗位上提高设备完好率、突击更换纺专器材、攻关产品质量问题、义务加班提高班产。市劳模张彦、公司金牌工人范丹丹、杰出青年郅朝雷、优秀管理者耿晓东、最佳员工赵会哲等劳模先进和技术能手30人,在公司开展的师徒结对活动中分别与徒弟签订师徒协议,为一线班组培养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干得好的技能型员工。工作室骨干成员杨普、程超分别获得石家庄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自络保全冠亚军,郅朝雷、耿晓东、程超分别被评为公司杰出青年,成为各个工种的“领头雁”。
魏倍倍创新工作室在公司设备线技术员工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一项项攻关成果和发明专利为生产保驾护航,增产增效,先后被授予河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河北省工人先锋号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