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选拔 平均年龄二十九
来自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的6名潜水员——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李洪健,是在40名自愿报名参加此次作业的潜水员中严格筛选出来的,还选拔了4名备用潜水员。冲击世界潜水技术高峰的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仅29岁。除了1978年出生的李洪健外,都是清一色的“80后”,都有100多米水深的饱和潜水作业经历。
胡建是潜水队的副队长,是上海打捞局自行培养出的第一批具备饱和潜水资质的队员。2006年和金锋组成第一钟,潜入水下103.5米处,参加南海番禺油田海底破损油管更换,实现中国饱和潜水作业“零”的突破。此后,又陆续参与了西江、崖城等油田饱和潜水作业,以及“布拉里”轮、“曙星1”轮等沉船水下探摸抽油抢险作业,积累了丰富的潜水作业经验。管猛是一名大学生潜水员,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刻苦学习潜水技能,转变成一个能够完成300米饱和潜水作业任务的成熟潜水员。来自山东农村的董猛快高中毕业时,适逢上海打捞局来校招人,在报名的80多名学生中只录取了他一个,最终从广州潜校潜水专业毕业,成为了一名潜水员。谭辉、罗小明都是2013年5月,水下198米饱和潜水作业的直接参与者。李洪健是海军舰队防救船潜水兵出身,退伍后一直从事潜水打捞,2007年进入上海打捞局,参与过“海洋石油981平台”推进器安装、集装箱船“智利国航瑞马”轮抢险打捞等重大潜水作业任务。
攻关 目标瞄准五百米
1月9日下午,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开始。
对于深潜勇士们来说,这长11米、宽3.8米、高3.5米的生活舱,是他们征服海洋的主战场。尽管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连如厕、洗澡都要报告、按指令操作,味觉变得迟钝,食物被挤压粘在牙上让人难受,呼吸更困难,动下手脚都很费劲,睡觉不能关灯,声音像鸭子叫……克服这些困难,1月12日零时,潜水钟载着胡建、管猛、董猛3人组成的第一钟与饱和舱分离向深海下潜挺进,3人相继出潜,下潜巡回深度313.5米。7时25分,谭辉、罗小明、李洪健等3人组成第二钟下潜,10时54分,李洪健出潜,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深深地插入了313.5米的深海。
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作业任务圆满完成,意味着我国的饱和潜水能力已经覆盖渤海、黄海、东海的所有经济海域以及南海部分经济海域,完全可以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应对海底应急突发事件和海洋工程。
目前,上海打捞局正在加快发展饱和潜水成套技术,加大研发力度,集中开展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的攻关。(本报记者 沈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