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献身核武 足印高原
1960年,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刚刚起步,苏联的赫鲁晓夫便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共中央决定自力更生,从头摸索,任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钱学森再一次向党中央推荐了郭永怀。
同年,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核武器的力学部分和武器化。他组织大家对核武器的结构力学、结构强度、压力分布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计算;并指 导大家进行核装置的静态力学研究和静态力学试验。郭永怀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形成了我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郭永怀的生活进入了半地下状态,甚至连妻子李佩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上午他秘密进入九院进行核武器研发,下午,则以力学所副所长的身份进行力学研究,为了保证机密,郭永怀的司机从来没有换过。
珍贵合影:郭永怀夫妇与女儿郭芹(网络图)
1963年,英美苏联合签署了《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意图限制中国的核研究。为了加快中国核武器的研究步伐,党中央抽掉了大批科研人员前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究基地。
科研队伍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基地,那里气候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经常飞沙走石,最低温度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郭永怀与许多同事都有了高原反应,身体肿胀,而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高原、在核试验场新疆罗布泊,郭永怀担任场外试验委员,他深入试验现场指导工作、开展试验,在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戈壁、高原,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
1967年,王淦昌(左1)、彭桓武(左2)、郭永怀(左3)和邓稼先(右2)等在我国新疆核试验场区(网络图)
郭永怀经常奔波于北京、青海和罗布泊之间,听取汇报、指导科研,深入科室、车间,亲临试验现场,对一些关键问题开展技术讨论。从课题设置、方案制定、装置建立、实验落实、结果分析等,一一亲自过问。
与此同时,郭永怀仍关注和倡导力学新兴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领导火箭氢氧发动机和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参加有关物理工程的筹备工作;参加人造卫星设计院 的领导工作;参加空气动力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参与指导重大工程防护的科研工作……在生活上,郭永怀的简朴也出了名,一支钢笔从中学时代竟一直使用到牺牲。
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左4郭永怀,左5彭恒武,左6王淦昌,左7朱光亚,左8张爱萍,右1邓稼先(网络图)
在将要进入正式试验阶段的那些日子里,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吃饭也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郭永怀太累了。
一位老技术员回忆到当时的情形,不禁老泪纵横地说:“郭永怀当时才五十多岁,但是他老得太快了,看起来就像是六七十的样子,因为要常常坐着飞机往返西北和北京,他总是看起来非常疲惫……”
特写:赤子赤身回国打天下 | 2009-11-05 |
钱学森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图) | 2009-11-05 |
一代宗师 世代楷模 | 2009-11-05 |
中国科协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 | 2009-11-05 |
木心:干净地来 安静地走 | 2009-11-05 |
罗哲文:文物古建守望者 | 2009-11-05 |
关怀教授追思会在京举行:让法律温暖劳动者 | 2009-11-05 |
学森路上黄丝带——上海交大师生追思钱学森 | 2009-11-05 |
追记99式坦克总设计师祝榆生:“我只是名... | 2009-11-05 |
一周新闻人物扫描(第10期 10.26-... | 2009-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