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陈德明:热血铸就防御坚盾(图)
//www.workercn.cn2016-07-25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只有国家的事业 没有个人的得失

  反导,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对抗。

  由于缺乏关键技术支撑,中国的“反导”之路走得艰难而坎坷。本世纪初,国家正式启动反导项目,并把西北某基地当作首个反导试验靶场,陈德明受聘为项目专家组专家,牵头攻关反导靶场实验技术。

  近千个日日夜夜,陈德明带领团队以超乎寻常的效率拟制了上百份试验文书,一举突破了多目标实时识别、精密定轨预报、试验结果快速分析评估等多项核心技术。

  一次次成功的背后是何等的喜悦,这种成就感足以让陈德明忘记那些辛酸而艰难的日日夜夜:他的闹钟始终定在晚上11点半,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该回家了,但闹钟往往成了摆设,总吵不动他;他曾为了一次评审会把怀孕期间生病住院的妻子“晾”在病房里整整一天;他曾因为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被接受而不顾自己的形象跟人“吵架”……

  记忆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战友,那台自己省吃俭用了两年时间买回来的“486”电脑。那段时间,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刻也不舍得离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常常捧着一碗泡面如饥似渴地欣赏着导弹在各种条件下飞行的轨迹。

  虽然身在大漠靶场,他的眼光却始终瞄准未来战场:“战争不是会不会爆发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爆发的问题。我们的使命就是在战争爆发前,为国家铸造好‘撒手锏’武器。”

  能战方能止战。为让这些导弹武器装备部队后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制胜未来战场,陈德明又将目光投向靶场试验鉴定工作。

  由于时间非常紧迫、试验经费有限,必须用4发试验弹在只有导弹最大射程三分之二的靶场定型试验。当时,完成该类导弹的鉴定定型,通常需要9次成功试验。

  靶场射程不足,试验弹数量又少,这在许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可以试一试!”当时只有30岁的陈德明目光里闪烁的坚毅和自信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专家:“那就让他试一试!”

  经过不断改进不同射程之间射击偏差的折算方法,陈德明终于利用特殊的射击偏差折算方法和命中精度评估方法,准确评定了导弹命中精度指标。这一重大技术突破,保证了该型导弹第一时间完成试验、装备部队,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量。

  10年后,基地新建了满足最大射程的靶场。该型导弹先后进行了数十次试验、训练和演习飞行。大量的射击偏差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导弹射击精度与当初陈德明的估算结果高度吻合。导弹使用方的一位老专家感叹道:“你们创造了导弹武器试验鉴定的奇迹!”

  只有向前再走一步的突破 没有可以终止的定论

  科研世界是五彩斑斓的,那些枯燥的数字、冰冷的模型在陈德明的眼里都是富有生命的:“就像上帝不想让你知道一件事情,故意把它隐藏起来,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近真相,在不断接近的过程中,那种内心的狂喜令人着迷,也令人敬畏。”

  陈德明有一种习惯,与其说是习惯不如说是他独特的思维方式。面对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他总喜欢追问,就应该是这样吗?为什么会这样?可不可以是另外一种模样?

  陈德明认为,搞科研就是一个不断质疑的过程,质疑陈规、质疑权威、甚至质疑自己……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就对一些实验数据不能被有效利用而“耿耿于怀”,“我始终有一个直觉,这件事情不应该就是这样,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30年后,这一当时把陈德明“折磨”得几近崩溃的难题终于在他所研究的领域被破解,“这种感觉特别过瘾!”陈德明说。

  “创新,有时候就是一个让你心里发热的念头。只要你经年累月的坚持,总会柳暗花明。”多年来,陈德明早已把创新当作一种习惯,如果不去突破,也可以找到很多借口,譬如技术水平就是这样、业界专家已经定论……可是总有一个声音、一种信念推动着他向前走一步、再走一步。

  就是这颗让他心里发热的火种,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导弹武器试验发展的漫漫征途:针对导弹武器试验靶场测量数据实时利用率低的问题,他创造性研究提出了基于独立测元的自由融合技术,为充分使用靶场实时测量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为适应反导作战需求,他几年前就开始研究群目标定轨预报技术,为解决战略导弹群目标的定轨预报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陈德明说,“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水平与世界强国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但我相信,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变,所以,作为奋战在国防科研一线的工作者,我们必须要坚定执著,永不放弃”。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