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黑脸书记”治村记
//www.workercn.cn2016-12-10来源: 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红脸治乱

  三个月铲除废品点

  毗邻城区,三面环山,高速公路村前过,小溪河道穿村流……单纯从硬件条件看,南村村都不应该是如今的落后面貌。但是,“脏乱差”却曾是南村村的代名词。

  在全村随处可见的闲置地上,三四十个废品废塑料收购点曾在此随意“安营扎寨”,成了最大的环境“毒瘤”。“正是这种便利的区位条件给村环境治理带来的压力,让南村村成了低端产业的集中点。”住在幸福路的村民胡方敏对刘艺坦言,自己一点都不幸福。他家的老宅就建在村口的大榕树边,小的时候,这里都是村干部、老人们的议事之地,如今却成了垃圾的堆场。

  “周边都是废品废塑料,附近住的都是外来人员。高峰时,本地村民3000多人,外地人达到2.1万人。”刘艺从一些搬走的村民口中获知,村庄缺乏治理是他们背井离乡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废品废塑料带来的是农地、水体污染和村庄脏乱,大大超出了小村的环境负荷。

  一场环境整治的战役就此打响。连续3个多月时间,刘艺带领整治组,联合街道相关部门在7个废品废塑料集中点开展11次统一行动,并由村两委和村巡逻队分时间段轮班巡查200余次,终于取缔污染环境的废塑料收购点32家,关闭废塑料加工点23家,基本铲平顽固的废塑料“根据地”。

  那个时候,黑着脸的刘艺带领村干部24小时把守进村的两个口子,废品废塑料只准出、不能进。为了彻底断了污染源,刘艺已记不得红了多少次脸。

  为了巩固成效,刘艺还发动村民建立村环境卫生举报微信群,对死灰复燃的收购点进行举报并及时打击,“只有不断增强村民的环保维权意识,提高参与监督的热情,并巧借民意期待的‘东风’推进治理,才能真正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笑脸迎新

  拆违治乱见成效

  经历3个月的环境整治,南村村的村容村貌颇有改观。可面对擅长打游击战的废品收购点经营户,刘艺心里还是乐不起来。

  他深深懂得,即便是赶走了废品收购点,违法建筑、逼仄混乱的城中村随时有可能滋生新的“低小散”。

  如何彻底改变环境?推进整村改造,才是治本之策。借助市里开展“大拆大整”专项行动的东风,刘艺统一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痛下决心推进拆违治乱。

  “思想做不通的一些违建户,推到我这边来吧。”刘艺向村两委班子承诺。而在其积极争取和发动下,原本瓯海区安排在2018年完成对南村村整村改造的计划,被提早到2017年。对于城中村改造的提前到来,村里虽有贬褒不一的议论,黑脸的刘艺却是态度坚决。

  “越早改越主动。晚了就有更大的不确定性。”看着在轰隆隆声中推倒的一排排违法建筑,分管城建工作的村委会副主任卓德道拍手称快。他拉着记者沿着游步道登上有着300年历史的伴云观大庙。从高处放眼望出去,依山而建的南村村,恰似簸箕畚斗一样。“村里老人说,只要把村里彻底改造好,不怕好的项目不到南村村来。”

  山脚下,金丽温高速公路将要在村委会办公点附近开个口子,直通城区的城市快速路双南线的改建也近在眼前,涉及拆迁的湾底村等正在大力推进实施。每当有村民谈起南村村的未来,刘艺都会开怀大笑。

  “原来我们以为上级派来的第一书记就是走过场、镀镀金。”看着8个月来的变化,村民胡忠弟感叹,“刘书记实实在在地帮我们找到了出路。”

  谈到驻村生活和南村村的未来,刘艺颇为感慨:“8个月,虽然辛苦,但很充实,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了,等离开的时候,肯定舍不得。”

  俯瞰山下的小村庄,回忆村庄变化发展的点点滴滴,刘艺脸上泛起了笑容。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