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郑漂”一族,坚守还是离开?
//www.workercn.cn2016-03-22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郑州城市改造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众多城中村正在或者已被拆迁。对于那些生活在这些城中村的众多“郑漂”一族而言,这里曾是他们在这个陌生城市落脚的第一站,也是提供城市最低生活成本的地方。而随着城中村的改造拆迁,“郑漂”们的生活再次面临巨大压力,他们将何去何从?一个城市该如何留住为它而漂泊的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不断搬迁的“郑漂”

  3月18日,记者见到张萌时,她刚从位于金水区的刘庄搬走,在公司附近的小区租了房子。“现在跟别人一起合租三室一厅的房子,我这个房间租金要一千元,是以前房租的两倍。”

  2013年,张萌从辽宁某大学毕业,在郑东新区的一家公司找了份文员工作。“以前每天早上挤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从刘庄到单位。但毕竟城中村里的房租低,生活花费也便宜,算下来每月还能存下点钱。”对于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她而言,买房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让她焦虑的是,最近刘庄也开始拆迁,她不得不换到房租更贵的普通小区居住。实际上,两年半来,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搬家,从常砦村、关虎屯,到刘庄,再到现在的小区,而下一站还不知道“家”在哪里。“有时候心累极了,不敢去想未来,总觉得这个城市越来越陌生了。”面对卧室里还没整好的行李,张萌无奈地说。

  张萌只是聚居在刘庄的十五万名“郑漂”中的一个。按照计划,刘庄村从3月12日到21日,房屋将完全搬空。庙李也将于3月22日开始拆除,柳林将于近期全面启动拆迁工作。“郑漂”们的生活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小郭夫妇在高皇寨街边开了一个小饭店。他们2010年从老家信阳来到郑州打拼,辗转几个城中村,去年在高皇寨租了间房子,如今四岁的儿子也跟他们住在一起。“这几年虽然辛苦,但总算是把几年前家里盖房子欠的钱都还上了。”小郭说,去年好不容易才攒下点资本在楼下租了一个店面。现在高皇寨面临拆迁,夫妻俩很忧虑,“还以为能开始过上好日子呢,可谁知道这地方说拆就拆了呢。”小郭叹息道。

  “有恒产者有恒心”,安徽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云飞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没有物质层面的家园就没有精神层面的稳定。那些在城市中打拼的人群,都渴望能融入城市的发展当中。但由于没有固定住处,工作也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久而久之,将增加他们的孤立感。”

  现实与梦想的抉择

  一边是对大城市发展机会的渴望,一边是在生活压力下的挣扎,二者如何选择,是困扰“郑漂”一族的一道难题。

  “之前爸妈也一直在催,说在县城里给我找了份还算稳定的工作,但我就是下不了决心。”在一家化妆品公司工作的小寇告诉记者。让小寇放不下的是,这个繁华城市里所提供的各种便利和机会,但近一年来,小寇越来越沮丧。原来住的城中村已经拆了,如今她在临近单位的一个小区里租了个单间,“一个月1500元的租金几乎占了我工资的一半,什么都得精打细算。”小寇说,“目前压力是比较大,但我还想再奋斗一下。”

  2015年1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显示,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增强,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半数以上流动人口有在现居住地长期居留的意愿。近日,新浪乐居网做的“城中村拆迁对‘郑漂’影响”的问卷调查表明,68.47%的“郑漂”选择居住正规小区,或以买房等方式继续留在郑州。

  记者在对高皇寨、邵庄村等城中村的随机采访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城中村被拆迁,使不少人因生活成本的提高而面临新的压力,但他们中间的多数还是选择留下。“毕竟还是想留在郑州,这里发展机会更多,过去几年的打拼不容易,不想轻易放弃。”从事互联网销售的“郑漂”小曹说。

  如何留住“郑漂”?

  如今,为数众多的“郑漂”有着融入郑州的强烈愿望,他们忍受着生存的局促,为郑州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如果不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特别是留在城市的愿望难以实现,就会使他们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就会对社会秩序和稳定产生较大影响,也会给社会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

  面对“郑漂”们难以安身的现状,应该如何更好地让他们在城市落地生根呢?

  王云飞教授建议,一是加强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分配入住管理,给低收入群体提供保障性住房;二是通过发放租赁补贴等增强低收入家庭在市场上承租住房的能力;三是对城市流动人口应出台公平合理的国家公共服务政策,让他们有更多的社会认同感。

  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了解到,2013年至今,郑州市已累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17642套,其中企业单位配租10991套(不含航空港区、经开区和中牟县富士康专项公租房房源)。面对人数众多的申请者,公租房缺口仍然较大,下一步他们会多措并举,增加房源供应。

  “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镇化,推动流动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才能真正推动城镇化。”王云飞表示,在加快城中村改造的同时,配套的安置和其他公共服务要跟上,要鼓励和帮助“郑漂”们留在郑州、融入郑州、落户郑州。(记者 王恒昀 马雯 本报通讯员 李寅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