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打工夫妻的进阶人生(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1-0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求学路并不轻松

  2014年2月,范小均和刘春梅正式入学。

  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周二下班后和周末清晨,夫妻俩都会雷打不动地前往东城区朝外潘家坡胡同1号——东城区职业大学的所在地。这里恰好位于两人上班地点朝阳区亚运村和居住地点丰台区宋家庄的中间地带,范小均觉得,在工作和生活之间,他们又开掘出了新的天地。

  事实上,这场跨越北京城南城北的奔波能坚持下来并不容易。傍晚5点下班,6点上课,中间大约1小时车程,每周二为了能准时赶到课堂,他们常常来不及吃晚饭,8点半下课,等回到宋家庄的家中已是晚上10点。由于通勤不便、工作生活难以兼顾等原因,范小均所在班级的十几名“助推生”中,最终坚持完成学业的只有两名。

  除了毕业设计和综合实践,范小均总共需要完成21门课程,学时从60个到120个不等。除了应用文写作、基础英语、邓小平理论这样的公共基础课,主要还是偏向实操层面的专业课程,包括动态网站设计、视频处理技术、网页动画制作技术、Photoshop、网络程序设计、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工人日报》记者看到,在范小均的成绩单上,他的课程成绩大部分都在90分以上。

  “范小均有中专学习计算机的底子,还参加过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自学考试,是班里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大部分同学之前并没有计算机相关基础,对课堂内容消化确实存在困难。”东城区职业大学的张老师对记者说,老师主要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指导大家进行简单的应用以培养兴趣,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还需要课下进行深入学习。

  范小均回忆说,最难学的是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课程,收获最大的是网络程序设计课上讲授的PHP技术,他的毕业论文就是《基于PHP的新闻发布系统》,从整体规划、实现技术、前台程序设计和后台程序设计等方面对这一项目进行了详细分析。

  2016年7月6日上午,范小均、刘春梅和其他247名“助推生”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毕业典礼并获得了毕业证书。在校期间,范小均考取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办公软件应用操作员证书和电子商务师证书,刘春梅也获得了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证书。

  回顾两年半以来的学习收获,范小均脱口而出,“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技术”。在范小均夫妇的示范效应下,他们所在公司的“助推生”从最初的4名,增加到了现在的十几名。“大家看到了上大学实在的好处,都抢着报名。”刘春梅告诉记者。

  来自东城区职业大学的数据表明,2014年,全市321名农民工成为首届“助推生”;2015年,学校改为仅招收东城区学生,169名农民工成为“助推生”;2016年,全区145名农民工成为“助推生”。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