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初冬时节,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乡永安村辽阔的山头已经满眼枯黄,小麦、油菜、大豆等作物已收割入库,只有燕麦、藜麦等耐寒作物还顽强地在田间挺立,等待收割。
深秋以后,全区所有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已停止作业, 而荣获2015年“全国气象服务贡献奖”的农民工谢柱帮却和往常一样,依旧坚守在海拔2800多米的永安村人工防雹作业点。
“虽然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已经停止,但作业点需要人守护和维护,高炮也需要定时去擦拭和保养,以免生锈。另外,作业点后面的气象站也需要割杂草、清理卫生,工作还是挺多的。”个子不高、一脸憨厚的农民工谢柱帮说。
今年53岁的谢柱帮是永安村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的“班长”。从1991年开始接手这份工作后,他25载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负责为当地人工增雨、夏秋季防雹、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和普及气象知识等工作。
谢柱帮曾经当过兵,在村里做过会计,也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在每年的人工增雨防雹期,他充分发挥熟悉“37高炮”的专业技术特长,坚守岗位,做到“每一次作业过程都不放过”,为当地农业丰收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去年3至4月,平安区近40天没有下雨,干旱成了当地农民离不开的话题。看着无法出苗的农作物和干旱的土壤,我整天心急如焚。”谢柱帮说,在4月17日那个闷热的晚上,区气象局打来电话,要求做好增雨作业的准备。
当晚,谢柱帮迅速行动,晚饭都没顾上吃,和其他作业人员做好准备,时刻等待着作业时机。他们一直守到了第二天早上,看着天空逐渐灰暗了下来,根据以往经验,谢柱帮知道最佳作业时间已经来临,经电话请示之后开始作业,20多发炮弹先后击发升空,没过多久,一场喜雨浇透了永安村,有效缓解了当地旱情。
2016年8月,在当地油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成熟的关键时期,谢柱帮带领作业点炮手进行了多次作业,避免了冰雹灾害。
25年的工作经历,使谢柱帮积累了“轰云头,斩云腰”和“猛打回头云、阻止云接云”等非常贴合当地实际的增雨作业工作经验。如今的他,一看天空中各种类型的云彩,就能判断出它的走向及发展趋势,知道云里面有没有冰雹,也清楚最佳的作业时间。
在永安村人工防雹作业点附近,气象局建设了一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在平时,谢柱帮负责气象站的维护工作,遇有突发性、气象部门无法监测到的天气,就及时打电话给平安区气象局汇报。
每当收到气象部门发送的强降水、大风、寒潮、霜冻等预警信息时,谢柱帮都要到那些没有电话或电话打不通的群众家去告知,提醒广大农民群众注意防范,尽自己最大能力降低因天气造成的损失。同时,他还根据季节和农作物生长规律,注意搜集相关农业种养殖知识,在气象部门专家的指导帮助下,将增产、增收、防病、治病的科学知识及时发到乡亲们手中。
“由于是露天种植,对当地常见的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防御手段,但是一有灾害天气预警信息,我还是及时给这些种植户转发或者打电话提醒,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谢柱帮说。
“雷雨天不能拿铁锹在地里干活、不能在低洼地区建房、油菜和土豆防霜的烟熏土办法、电视上预警信号的含义……” 在农闲季节,谢柱帮还将基本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传授给乡亲们,让大家都能做到耳熟于心,尽量减少损失。
“有了像谢柱帮这样最基层气象信息员的辛勤工作,才真正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使得全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区气象局局长何永全说。(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金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