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永清站越来越大、越来越规范化,保供天然气的任务却越来越重
【万里气源行 千家万户暖】29年不松弦
持续多日的雾霾丝毫不惧横扫华北的寒流,路上、林间、田野还被蒙蒙的雾罩着。2月10日8点30分,班车准时抵达永清站。李绍毅匆匆下车,看了一下显示屏,在安全自省镜前认真检查了一遍劳保穿戴是否合格,走向岗位。
站门口的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全站安全生产8765天,安全值班:李绍毅。
采油四厂永清站对华北油田而言意义不同寻常——华北油田是全国第一家向北京供气的油田,而永清站是向北京供气的首站;永清站对李绍毅而言更有特殊意义——从参加工作起他就在这里工作,29年了,永清站越来越靓,而他却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变成了头发稀疏的老师傅。
“一站通”的自豪
“当年,提起向首都供气,那个自豪!”谈起自己的站和自己的工作,李绍毅依然激动。
1985年10月23日,永清站开始向首都供气,累计外输天然气量30多亿立方米。获得各级荣誉快数不过来了。在李绍毅和同事的努力下,永清站越来越大、越来越规范化了,保供天然气的任务却也越来越重。这个冬天,随着京津冀大气污染整治力度的加大,以及冬季用气高峰期的到来,天然气需求骤增,永清站更是提前进入高负荷生产阶段。针对昼夜和冷暖天气管网系统用气量变化大的情况,永清站完善生产协调运行机制、资料报表日核对制度等,计算出用气高低峰值和时间间隔,提前预警并合理安排外输供气量,保障民用及重要用户用气。
李绍毅在站上每个岗位都工作过,对每台设备都了如指掌。“这4具球罐存的是石油复合产品,每个罐三年一大检,一年一小检。”上午11点,在巡检罐区时,李绍毅指着罐顶有些锈蚀的地方说:“检修时,得把这地方的漆打掉,用仪器一点一点测。每具罐有47道焊口,每道焊口有11层,这是检修的重点。”
“李师傅是我们永清站的‘一站通’。”永清站站长郭胜勇由衷地说。
从自豪到责任
“自豪也就是刚开始几年的感受,现在这种感觉淡了。”李绍毅说,“干得越久,越了解供气的安全和重要,心里越胆小。”
“一进站看到安全生产多少天,自己的神经就会立马绷紧。”李绍毅说,这里是国家一级防火防爆单位,安全上容不得丝毫含糊。
“自豪感淡了,责任感重了。”李绍毅感慨地说。对安全,他们不仅仅重视,而且更加重“实”,搭建起“四大保障系统”:远程红外线摄像监控系统、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智能语音报警系统、生产快速反应系统;健全完善了一套以HSE(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安全规章制度,编制完善了《永清站管理制度汇编》;全面推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
在永清站的每一关键部位,都有一个“安全巡回检查拨表”,李绍毅说这是站上检查当班员工、安全监督员巡检情况的依据。除此以外,他们还制定了“一日一清工作写实制度”、“员工操作卡制度”、“六交六清”制度、“应急演练常态化”等安全管理办法,并要求员工在岗位长和技术干部的带领下,每周走一遍生产工艺流程,每月默画一张工艺流程图,每季度检验一次学习效果,通过眼看、手摸、耳听,提高操作技能。
“这辆车的司机是第一次来装油。”刚回到岗位值班室,李绍毅的眼睛就转向窗外。装车区正有一辆车在装三号油,罐车司机在罐上忙着。李绍毅不放心,走出屋子去问司机情况,司机爬上罐车后,他还一再叮嘱:“要站在上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