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南方日报讯 (记者/马喜生 通讯员/穗妇宣)近日,广州市妇联评出广州市6名“重阳孝女”,以弘扬孝道传统。来自番禺区沙湾镇的代敏娥便是其中一名孝女,多年来无怨无悔照料公婆,还费劲辛苦把失去老伴的叔公接到家一起照顾,她的孝举在沙湾镇被传为佳话。
辞掉工作侍奉公公婆婆
今年41岁的代敏娥是湖北人,早年来到广州番禺工作,婚后住在番禺区沙湾镇沙湾社区。
由于公公婆婆身体不好,代敏娥毅然辞掉工作,安心照顾两位老人。2005年,婆婆突患中风导致半身不遂,为了防止肌肉萎缩,代敏娥每天坚持帮婆婆按摩,从喂水喂饭到洗澡、梳头、捶背、剪指甲,事无巨细,精心侍候。2009年2月,81岁的婆婆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婆婆去世后,代敏娥担心80多岁的公公寂寞,于是建议公公跟子女一起生活。代敏娥的丈夫有7名兄弟姐妹,大部分都住在沙湾镇附近。在询问老人要跟哪个子女一起生活时,老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代敏娥一家,老人家说:“我就跟你了,你们走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将公公接回家后,代敏娥除了照顾着公公的饮食起居,还经常给他讲新闻,每天还推着公公散步。公公患有高血压、痛风等慢性病,饮食方面要非常注意,代敏娥都会因应天气变换可口的饭菜。
随着年龄增大,老人开始患有痴呆且病情慢慢加重,意识也逐渐变得混乱,不仅分不清家人,而且昼夜不分,经常在半夜两三点起床说已经天亮了。代敏娥为了尽量不吵醒家人休息,只能下楼陪着公公轻声聊天,哄着老人再次睡去。
挑起照顾叔公重担
代敏娥丈夫的叔公膝下无子,与老伴一起住在养老院。2005年,叔婆因病离世,叔公搬回到番禺的老房子独自生活。面对无人照料的叔公,代敏娥又主动挑起担子。她经常乘坐公交车到叔公家,帮忙洗衣煮饭。
2006年,叔公动了阑尾炎手术,生活起居更加困难,善良的代敏娥与丈夫商量后,将叔公接回了自家里照料。但是,叔公不习惯跟晚辈一起生活,在康复后便坚持回到了自己的旧房子。
2009年冬至,代敏娥邀请叔公来家里过节,吃完晚饭后叔公坐在沙发上突然抽搐流口水,医生告知老人得了轻微中风。再一次提议让叔公搬来同住又遭拒绝后,代敏娥只得更加频密地来往于沙湾和市桥之间照顾着公公与叔公两位老人。
有一天,叔公与代敏娥闲聊时无意中说到,自己前段时间中风发作倒地,几个小时醒来才知道。虽然嘴上没有多说,但代敏娥心中却暗暗后怕,也更加坚定了要将叔公接到自己家的念头。
在与丈夫商量后,两人一起又做起了叔公的思想工作,几番“软磨硬泡”后,固执的老人终于被打动了,卖掉了自己的旧房子安心搬到代敏娥家中。
代敏娥将叔公与公公一起安排在一楼住,一来有个伴,二来更方便老人出门散步运动。“叔公刚来时嫌我们吃得太清淡要自己做饭吃,我们本来也尊重他的意思,谁知道他总是买咸鱼吃,做的菜又油又咸,吃到中风又发作,我们又做了好久思想工作,才说服他跟我们一起吃饭。”代敏娥说,叔公是个很固执的人,但为了老人的身体着想,自己跟丈夫有时候也不得不对叔公进行“严厉批评”。
患病仍心系老人
由于长期劳累,代敏娥的身体也吃不消。2013年8月,代敏娥入院接受手术。虽然遭受病痛折磨,但代敏娥对老人的关心照顾却丝毫不减。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代敏娥的女儿非常懂事,把妈妈照顾老人的举动看到眼里,女儿也毫无怨言地帮助妈妈做好家务。代敏娥说:“我也只是尽量在做好一个媳妇该做的事情,何况自己也总有老去的一天,自己做好些,也是为女儿做个好榜样。”
今年5月,代敏娥的公公去世,料理完公公的后事后,代敏娥就全身心地照顾起叔公的饮食起居。在代敏娥生病住院期间,丈夫因为要在医院照顾代敏娥,只得叫兄弟姐妹到家中照顾叔公。
一出院后,代敏娥又马上接过照顾老人的担子。“叔公比起我来更需要人照顾,何况他的饮食起居我也更熟悉一些。”
两年前,代敏娥的丈夫下岗。为了帮补家用,代敏娥只能在家附近找些事做,工作不好找,一方面需要时间比较自由,如果老人有些什么需要马上回家;二来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太劳累的工作也干不了。
现在,代敏娥在沙湾社区居委帮助下找了份清洁工作,既可以照顾到家里老人,又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记者了解到,代敏娥不但把家照料得好,还经常参与义工服务,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在沙湾镇里传为佳话。2012年,代敏娥被沙湾镇妇联评选为“好媳妇”、2013年当选为番禺区第二季度“番禺好人”和荣获第五届广州市道德模范提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