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小鬼文书”司洪波
//www.workercn.cn2015-08-10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阳光下,一枚枚军功章熠熠生辉。

  王应山是司洪波的另一位连长,也是他的入党介绍人。刚参加八路军时,司洪波就跟着王应山一起出生入死,老人说:“那是一起睡炕、一起吃饭、一起战斗的感情,一辈子都忘不了。”

  1944年3月,在连长和指导员的介绍下,司洪波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想和连长一起,打赢更多的战斗,一直把日本鬼子打出中国。

  不久后的一场战斗中,王应山胸口中了六枪,倒在血泊中。司洪波扶着连长泣不成声。王应山使尽最后的力气对司洪波说:“小司,我不行了,我身上还有一块银元,你替我交给组织,就算我交党费了……还有,战争胜利后,你帮我告诉我媳妇,让她改嫁吧,别等我了……”

  王应山1937年离家参军时,刚刚结婚3天。临走前,新婚妻子送给他一块银元,作为信物。王应山一直把银元藏在身边,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舍不得花掉。

  连长牺牲后,司洪波将银元交给了党组织。但上哪儿去找嫂子呢?王应山活着的时候,很少谈及他的家人,司洪波只知道他是甘肃成县人,仅靠这一个线索寻人,无疑是大海捞针。

  战火纷飞,邮寄书信几无可能,只能等战争结束,找到嫂子,捎去口信。抗日战争胜利后,司洪波又转战解放战争战场,他一直没忘连长的嘱托。新中国成立后,他还给当地县政府打过电话,请求政府帮忙寻找王应山的妻子,转达连长的遗言……但时至今日,仍然杳无音信。在老人心中,这也许是此生再也无法释然的心结。

  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都会招来日寇更加凶残的报复。因此,每打完一仗,司洪波就跟着部队立即转移。

  行军路上同样危机四伏。由于敌人盘查得严,所以行军一般都是在晚上,一路上风餐露宿,饿了就啃几口干粮,休息时就俩人背靠背眯一会儿,大家都不敢睡实,时刻防范敌人的偷袭。

  “多亏了老百姓呀,要不,我这条命也扔在70年前了。”司洪波说。

  一次,部队行军到大名县,刚刚布置好岗哨,就被日军包围了。经过一场惨烈的突围战,三分之二的战友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幸存下来的战士都躲到了老乡家里。

  司洪波和两个战友躲到了一位大婶家,他们把大婶认作“干妈”。

  鬼子进村抓人,“干妈”叫战士藏到存地瓜的地窖里,可地窖里最多只能藏两个人,司洪波叫战友赶紧进地窖藏好。眼看着鬼子逼近,情急之下,“干妈”伸手到炉灶里抓了一把灰抹到司洪波脸上,让他躺在床上蒙上被子。

  鬼子一脚踢开门,一把拽起躺在床上的司洪波,准备抓走,“干妈”苦苦哀求说:“这是我的小儿子,最近生了病下不了床。”鬼子瞅了瞅一脸黢黑的司洪波,用枪托在司洪波的腰上狠狠砸了几下,骂骂咧咧地出了门。

  司洪波后来才知道,“干妈”给他脸上抹灰,是为了遮住他额头戴军帽留下的印儿。逃过一劫的司洪波很感激“干妈”。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回大名县找过“干妈”,只打听到一个令他心碎的消息——“干妈”早就牺牲了。“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来不及说,只记得她姓胡。”老人说到这儿,喉头哽咽。“像‘干妈’这样,救过八路军战士的普通百姓还有很多,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战斗会更加艰难。”

  老人终于等到了胜利的那一天,他清楚地记得,日本宣布投降的那天,他和战友们欢天喜地地唱歌、跳舞,像过年一样,还“奢侈地”吃了一顿白面和猪肉炖粉条。

  为了这场胜利,司洪波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战友,他的父亲和弟弟也为国捐躯。这鲜血换来的胜利,是司洪波心中的骄傲,也是难以弥合的伤痛。

  新中国成立后,老人辗转来到北京定居,还找到了当年投奔亲戚的小弟弟——这已是他在世上惟一的血亲。

  作为战争的幸存者,老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今天的生活都是我的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没有看到新中国,我看到了。”

  老人缓缓抬起手,按在胸前的军功章上,他期待着能见证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阅兵的盛况,那一天,他要戴上军功章,和牺牲的战友们一起,重温胜利!

  老兵档案

  姓名:司洪波

  祖籍:江苏省丰县

  生日:1928年11月15日

  部队: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某部21团

  经历:13岁参军,随后在山东、河北等地与日军作战。

  1943年伏击抢粮归来的日伪军;破坏徐州到开封的铁路线,阻断日伪军运输。

  老兵愿望

  “我想观礼阅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我想去观礼阅兵。”老人盼望着能亲眼见证盛况。

  老人缓缓抬起手,按在胸前的军功章上,在他心中,这些军功章代表的是牺牲的战友。“今天的生活都是我的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没有看到新中国,我看到了。”

  9月3日,无论能不能亲临现场观礼阅兵,老人都会穿上军装,戴上军功章,和牺牲的战友们一起,重温胜利!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