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留守孩子的“80后爸妈”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96名农村留守儿童成了一个大家庭,一对80后夫妻放弃大城市工作,竟然回到农村当起了这些孩子的“小爸妈”。

  8月5日,记者在慈利县江垭镇“留守儿童之家”,见到史钰瑢、唐西东这对小夫妻和他们的“孩子们”。

  “看到农村许多留守儿童缺少的不是钱,更多的是缺少关爱。”史钰瑢说,她和丈夫是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分别在衡阳、长沙工作,2009年结婚,婚房就租住在江垭镇国税所老院子里,这里租住的20多户几乎全是老人和小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们的父母之爱只有春节那几天才有。

  2010年,随着女儿出生后需要照顾,史钰瑢于是萌生建一个“留守儿童之家”的想法,2012年3月,史钰瑢辞职回家开始筹办,只有1万元积蓄,就求助亲朋好友,东拼西凑15万元后重新租栋民房。

  丈夫唐西东开始对此做法颇有微词,看妻子决心已定,出于疼爱和担心,毅然辞去长沙的工作一同创业。他说,资金紧张,自己当起了工人,搬砖、拌砂浆、刷墙,当年9月“留守儿童之家”建好,第一期就招到了20多个学生。

  从此,史钰瑢当“妈妈”,唐西东当“爸爸”,与一个个孩子都产生了真挚的感情,孩子们对他们非常信任和依赖。

  11岁的小鑫身体瘦弱,经常感冒。今年4月初,感冒连续10多天不好转,一吃药就呕吐。夫妻俩只好带着孩子去医院吊水,轮流换班整夜的陪着他。小鑫说,“住院的那些天,感到比自己的亲爸爸妈妈都还要亲。”

  10岁的留守孩子小超是单亲家庭,以前厌学孤僻,进“留守儿童之家”已两年半,性格变好,成绩明显提高。这天,在温州打工的父亲黄勇来接孩子去温州度暑假。“孩子从小就缺少爱,放在这里我们放心。”黄勇对这对小夫妻心存感激。

  后来,史钰瑢的父亲,一个有着30多年执教经历的退休老教师,也加入了其中,成为“留守儿童之家”的第一个“义工”。平常,母亲、姐姐随时来帮忙。在农村种地的公公婆婆,成了名副其实的“后勤部长”,不断提供自家种的大米和蔬菜。

  “今年共有96个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儿童。”史钰瑢说,留守儿童之家也算是半公益的性质,每个孩子每月只收取200至300元的伙食费。

  “最大的心愿就是办得更加规范,让留守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小两口手牵着手,信心满满。

  (湖南日报记者 廖声田 通讯员 宋世秀 黄晚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