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平昌2月16日电(记者周继坚)友善、敬业、热情,是韩国平昌冬奥会志愿者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在本届冬奥会上,数千名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敬业:单程70分钟上班
平昌冬奥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身着统一灰色服装,红色的衣袖和下摆十分显眼。这套被戏称为“雪花牛肉服”的服装,成为辨识志愿者的重要标志。他们活跃在江陵媒体村到平昌主新闻中心,以及各个比赛场所,负责咨询、引导、翻译等协助事务,成为最“冷”冬奥中的一抹暖色。
来自韩国江原道束草市的志愿者金鸿志,服务于平昌主新闻中心,服务内容包括签到、发放物品等。服务时间分早晚班,早班是上午9点到下午4点,晚班是下午2点半到晚上10点。
作为在校学生,金鸿志今年2月即将毕业,她期待成为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冬奥期间,住在束草市的她乘坐巴士往返束草和平昌主新闻中心,单程需要70分钟。
不少韩国志愿者能说一点简单的中文,会主动用中文和记者交流,对中国记者说“新年快乐”,但沟通主要还是依靠英语。
收获:认识很多新朋友
也有一部分中文流利的志愿者,本身就来自中国。
2016年大学毕业的李嘉曦就是来自中国的志愿者,目前在香港工作。她以个人身份申请作为冬奥志愿者,服务于江陵媒体村。
李嘉曦的岗位是巴士站引导,每班两名志愿者,负责3个路牌。江陵作为一个海滨城市,风很大,巴士站非常寒冷。对比场馆内的志愿者,算得上是个苦差事了,不过李嘉曦很乐观,她说:“哪里都需要志愿者。”
服务江陵媒体村的志愿者都住在海边酒店,6-8个人住一个套间,距离江陵媒体村约30分钟的车程。尽管条件一般,但李嘉曦觉得还能接受。
“来这里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李嘉曦说,她利用休息时间,差不多逛遍了整个江陵,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海滩让她印象深刻。
心愿:渴望看一场比赛
和赛场内的志愿者相比,赛场外的志愿者更渴望能看上一场比赛。但是志愿者工作日程饱满,很难抽出时间去观看比赛。
据了解,志愿者们会获得一定数量的赠票,多数是第二天比赛场馆未售完的剩票,需要随机抽选,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
李嘉曦最喜爱的是花样滑冰,没能要到赠票,她自己花了2000多元人民币,买了花样滑冰男单短节目决赛的门票。除此之外,她在场外收集了一些花滑的徽章。
服务于平昌主新闻中心的金鸿志,也渴望到江陵看一场韩国队的比赛。她也不确定能否得到赠票,很可能还得自己掏钱买票。
据组委会介绍,目前有55000多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服务本届冬奥会,规模为冬奥历史之最。在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致辞中,特别对服务本届冬奥会的志愿者们表示感谢。许多观众表示,志愿者们是最“冷”冬奥中的一抹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