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家乡新见闻】
“今年养猪40多头纯收入2万元,养牛6头纯收入1万元,还养了10多只羊、种了8亩水稻纯收入5000多元。我现在凭自己的努力,不再贫困了。”坐在自家新家里,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沙塘乡白石村村民阳贤成算起了去年的收入。
“有女莫嫁白石峰”曾是白石村这个省级贫困村昔日的真实写照。因家境贫困,母亲早逝,父亲又患病在床,阳贤成14岁便外出打工挣钱。19岁那年,阳贤成的左手意外被机器连膀带臂全部绞掉,医药费花去10多万元。
为了让他重拾生活的信心,时任白石村支部书记的唐效林,多次上门劝导鼓励。“去外面打工也没人要,干脆在家养猪算了。”刚下定决心,问题就来了,没钱怎么办?唐效林就用篓子背了两头猪仔送上门来。没技术怎么办?村委会多次安排他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并免费发放猪仔和牛羊仔,提供部分启动资金。现在,养殖规模逐步扩大,阳贤成每年都要喂养出栏几十头猪,三五头牛,十几只羊。几年过去,2017年阳贤成建起了新房,甩掉了贫困帽子。
针对贫困村“惰”“懒”“脏”“赌”“愚”5种现象,2017年8月以来,娄底在全市开展“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行动,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用创新的手段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动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017年,全市共有9.8万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并涌现出了一批自主脱贫典型。
娄底市委书记李荐国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在“民智无穷,民力无穷”上下足功夫,把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机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报记者 龙军 禹爱华 本报通讯员 谢展南)
黑眼睛、黄皮肤的全英梅在伦敦这条被誉为男装高定“圣地”的萨维尔街并没有违和感。她亲切地招呼客人,不时和英国合伙人沟通,驾轻就熟处理着店内各种事务。
“每年过年前,我们家都会腌制一些腊味,将其中一些送给我们的老客户。”加鹏茶楼的老板娘缪雅琴指着挂在二楼阳台的腊肉和盐水鸡说道。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来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龙井村,探寻龙井村背后的脱贫致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