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上儿子媳妇新买的衣服和鞋子,张某准备回家探亲。
家人送来了新衣服和鞋子。
近乡情怯,张某下意识地戴紧帽子。
看到亲人,张某的眼眶湿润了,手慢慢移向孙子。
按照川沙本地习俗,过年前要祭祀祖先。张某接过妻子递来的馄饨摆上桌,敬上一炷香。
返监的日子,再看窗外熟悉的景色,仿佛有了春意。
回到家,张某赶紧向狱警报告情况。
年初四一早,妻子准备了汤圆,家人团圆最重要。
有亲人帮忙拉拉链,这是简单而久违的温暖。
2月15日上午10时,获准离监探亲的服刑人员张某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出提篮桥监狱,踏上回家之路。
离家8年的张某对一切都感觉新鲜,头顶驶过的地铁是2号线吗?不,孙子说这是11号线;家里装修一新,冰箱也换成双开门的了。走进家门,儿子一声爸爸,把64岁的张某心里叫得暖暖的,“新买的衣服、鞋子穿着样子好看。”除夕当天,按照川沙本地习俗,张某接过妻子递来的馄饨摆上桌,给先人敬上一炷香。祭祀之后是盼望已久的年夜饭。红烧大排、河鲫鱼,还有馄饨汤圆,都是张某爱吃的。儿子起身敬酒,祝父亲身体保重。孙子说,“‘大大’(浦东本地话,“爷爷”之意)好好改造,早点出来”,张某点头嗯了声。
回家的几天张某都没出门,天天和家人在一起,晚上也睡得特别香。对他来说,这次回家感受到了特殊的“温暖”,好几次热泪都在眼眶里打转。年初四是返监的日子,前一晚他失眠了,想了很多。服刑前大孙子一直由他带在身边,和他很亲。还有一年不到出狱,到时候小孙子都要3个月了。妻子是个好人,辛苦把持着这个家,希望她不要去外面工作了,太累脾气也会急,待在家休息休息,一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最重要。
2018年春节期间,上海监狱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准予符合一定条件的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以此鼓励和肯定服刑人员的积极改造,张某便是其中之一。离监期间,服刑人员佩戴“智能定位手环”,全程受控行踪。一旦手环受损或摘下,监狱将即时收到报警并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