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只因跟父亲吵一架 他竟拿了多项大奖

通讯员朱云芳 杨晓岚
2018-04-27 10:28:35

3年学习,斩获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志伟身体力行工匠精神——

张志伟:“不花时间下去, 怎么可能做出好东西”

  他3年孜孜求学,斩获多项殊荣: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16~2017年度“国家奖学金”、2017年度高职学生“劲牌奖学金”暨“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第六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

  这是张志伟在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分院不到3年的学习时间所取得的成就。

  能取得这些成绩,张志伟说最感恩的是他的父亲。

  张志伟来自杭州富阳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是村子里远近闻名的木匠,因为手艺精湛,上门请他去做家装的人络绎不绝。父亲因此很少能有时间在家里。年少的张志伟因此心里有气。叛逆的儿子遇上脾气火爆的父亲,留下的常常是一道道挨打的痕迹。然而,谁都没想到,父子之间的一次争吵,竟让张志伟突然懂得了父亲。那天,张志伟抱怨父亲又要离家干活,吵了起来,父亲用发红的眼睛盯着自己的工具箱,留下一句话:“不花时间下去怎么可能做出好东西呢?”

  原来,父亲精湛的木匠技术是花时间下去才得来的,正是这个技术,服务了他人,更养活了家人。父亲其实没有退路。简单的一句话,张志伟懵懵懂懂,似乎又“不明觉厉”(不明觉厉,年轻人的网络用语,意为“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做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张志伟经常会想起父亲的这句话。2015年9月,张志伟带着简单的行李和父亲的这句话进入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上高职院校,张志伟就是来学技能的。刚入校园,张志伟就暗定目标:踏实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要勤奋努力学习。就这样,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张志伟取得了“工程力学”这门专业课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工程力学是建筑专业最难、挂科率最高的学科。花了时间的张志伟把这门很难的课学得很好。

  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这位踏实努力的孩子引起了专业课老师的注意,便向他发去“参加学院力学结构比赛”的邀请。由此,张志伟参加了自己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比赛。

  为了那次比赛,张志伟熬了无数个夜晚,仔细打磨每一个杆件,手上沾满厚厚的502胶水,尝试每一种新的结构搭建法,不断推敲琢磨,不断改进细节。

  校赛后,张志伟被选入校队。接着,他参加了嘉兴市的比赛,获得了2016年嘉兴市第一届“同浙检测杯”大学生结构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就这样,他一步一步走向省赛,再到国赛。

  每每获奖之际,张志伟第一个想分享喜悦的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特别是在学校学习专业课的测量、CAD,经历了结构设计大赛、海洋航行器、挑战杯等比赛之后,他越来越体会到父亲那句话的分量,“不花时间下去,怎么可能做出好东西呢?”他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产品工艺,享受产品在双手中不断升华的过程。“精益求精”,这就是当年父亲口中那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啊。而自己的父亲竟是在一次吵架中将其漫长的木匠生涯中沉淀下来最宝贵的财富这样传承给了儿子。

  有了父亲的精神传承,再遇到秉承“思源、厚德、笃学、强技”育人理念的南洋学院,张志伟借由学院特色专业背景,和“以赛促学、以赛提质、赛教结合”的特色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的获得,是他对工匠精神的最直接的诠释。

  张志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带着父亲和南洋学院共同给予的精神财富,相信张志伟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会走得更加笃定。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林永健本色出演暖心父亲

      《幸福照相馆》讲述了一个叫幸福镇的小城里,苏万梁(林永健饰)作为小镇工农兵照相馆的经理,发妻早逝,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并被外来寻亲的女人胡美凤(左小青饰)对爱情的执着感动,力排众议将胡美凤留在家中,从此一连串的变故接踵而至。

  • 斜杠青年李光洁:“摄影是我的另一双眼睛”

      作为野生救援(WildAid)公益大使和PADI海洋健康大使,李光洁发起这次活动,希望通过影像观察和记录生命来呼吁公众保护海洋,保护鲨鱼拒食鱼翅。摄影展上,李光洁展出了多幅个人水下摄影代表作。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陈安宁:“汽车+AI”将成为车企进化的关键变量

      在陈安宁眼中,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过去短短几年内,以GPU为代表的智能硬件的突破,让人工智能从过去简单的算法进入了大数据深度学习为核心的AI世界。

  • 王金丽:甘为脱贫致富“牛”(图)

      王金丽是李店乡第一个养奶牛的人。2004年秋天,在新疆打工摘棉花的王金丽,偶然看到周围住户排队打鲜奶,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她。“当时我们通渭县很少有人喝过鲜牛奶。”这让王金丽看到了巨大商机。回乡后,她从亲戚朋友处筹到1万元现金,买了一头奶牛,从此走上了养殖路。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