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女人大代表马慧娟的“扫盲”读书社

2018-06-03 10:04:28

  新华社银川6月2日电题:女人大代表的“扫盲”读书社

  新华社记者张亮、温竞华

  “中国”“宁夏”“吴忠”,十几个村妇把一张大桌子围得满满当当,低着头一笔一画地在纸上反复写着这几个汉字。这里是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在家乡玉池村创办的“泥土书香读书社”,她希望村里的妇女能通过读书改变生活。

  2001年,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马慧娟从宁夏西海固地区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2010年开始,她在务农、打工之余,坚持用手机写作,在网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散文、随笔。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下,这两年马慧娟出版文集,到鲁迅文学院学习,还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文学让这个普通农妇的命运轨迹彻底改变。

  “我成立读书社的目的是引导更多农村妇女读书,希望大家能看到自己生活之外的世界。”受益于文学的马慧娟在今年全国“两会”后,回到玉池村利用本村的农家书屋开办了“泥土书香读书社”。

  虽然正值农忙时节,但是读书社很快就吸纳了首批22个社员,其中20个是女性。然而这其中有大约一半人目不识丁。一个读书社有一半社员是文盲,这让马慧娟有些头疼。

  “读书要从识字开始。”马慧娟下定决心要让这些农村妇女有机会接近文学。就这样,读书社变成了识字班,读书社里成立了互助学习小组,识字的社员教不识字的社员。

  红寺堡区朝阳村的村民明小兰为学认字经常往读书社跑。明小兰经营一家杂货铺,不识字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名字不会写,记账也很难,有时只能让客人自己记上。”她说,平时要去兰州进货,坐公交车因为看不懂车牌,一度差点走丢。

  “店铺没人的时候就来和姐妹们坐在一起练字、看书。能识点字我特别高兴,感觉梦想实现了。”明小兰说。

  玉池村村民杨芙蓉有一手编织帽子的好手艺,却不知如何打开销路。如今,她每天都来读书社学写字:“今后识字多了就去网上卖帽子。”

  农村妇女对读书社的热情让马慧娟在未来规划上很有“野心”,她计划在红寺堡区每个村子都成立读书社,还谋划着在读书社里引进技能培训。

  “除了思想层面的提升,还是要让农村妇女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利用这些技能脱贫致富。毕竟,让大家过上好生活是第一位的。”马慧娟说。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砚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赖声川:让人笑不难,笑得有意义才难

    作为上剧场的保留节目之一,由赖声川亲自和观众分享的大讲堂昨天开启第三讲。赖声川在第三讲中与大家分享了喜剧———原创喜剧《圆环物语》和经典改编作品《一夫二主》之创作理念。以此为例挖掘喜剧诞生的源头,透视其孕育过程。

  • 徐静蕾很忙!44岁的她让梦想慢慢照进现实

    对于步入中年的女演员来说,经验与人脉是她们的长项,她们也可以考虑尝试当导演、制片人,转身幕后“推手”大有可为。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潘刚昨天现身伊利股东大会

      伊利股份股东大会昨天在伊利总部召开,这是潘刚今年以来首次公开亮相,此前他曾计划出席4月份的博鳌亚洲论坛,不过伊利随后发表声明称潘刚因病在国外治疗无法出席。

  • “闯海人”刘文军:摆地摊、搞推销 8年找到发展定位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全国“十万人才闯海南”,汹涌的闯海热潮激荡着许多年轻人的心,也唤醒了刘文军的创业梦想。他成了第一代“闯海人”。“那年我才22岁,口袋里揣着175元钱和几件换洗衣服,从贵州深山奔向千里之外的海南岛。”刘文军说,彼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决心在海南岛干出一番大事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