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虽残疾,不等不靠,不仅让原本贫困的一家过上相对温饱的生活,更赢得了四里八乡乡亲们的尊重
不向命运低头,“蹲着”也高大的巴渝女子何晓群
6月11日,何晓群蹲着行走,前往地里干农活。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她个子小,喂猪或冲洗猪圈时经常就被猪拱倒,我们看着都心疼,但她从没有说过一句苦。”
“不做,闲着更没得收入。”“我们自己要把生活过好。”何晓群永远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残疾但并不残废的身体去努力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收获
凌晨4点,武陵山还在沉睡,何晓群已经悄悄下床。
爬上长凳,把早饭焖在锅里,又挪到柴房,开始准备猪食。
伴着隔壁圈猪的哼哧声,何晓群端着满满一盆饲料,向前推一把,再手扶脚面,拖动一条腿向前。从柴房到猪圈不到20米的距离,何晓群需要“走”好几分钟。
她先把饲料盆放在圈门口的长凳上,再将能吃上力量的左腿抬上长凳,手搭在圈门,用力一拉,人就顺势蹲了上去。这时,两圈15头大白猪叫唤得更加起劲了,一头头盯着她把猪食拌好倒进石槽,便迫不及待地拱食起来。
猪圈里安静下来,何晓群蹒跚着叫醒木楼上的一双儿女,照顾好吃喝,打发他们出门上学。
接下来打扫猪圈,喂鸡、喂羊……收拾停当,她这才吃早饭。并为中午准备好干粮,赶在7点太阳出山前出门。
丈夫如果在家,会把她背到几里外的地里。如果外出务工了,这段20分钟的山路,何晓群就要吃力地“走”上一个多小时。
在庄稼地里劳作一天后,天黑她才回到家里做晚饭。饭后,喂猪、喂鸡、喂羊,打扫猪圈、鸡窝、羊圈,收拾屋子,擦擦洗洗,一天才算结束。
“整日没得闲”的生活,对于两腿严重萎缩,重度肢体二级残疾,只能蹲着行走的何晓群来说是平淡家常。这样忙碌、不知疲倦的日子,她一过就是十几年。
疾病的折磨使她的下肢已经严重变形,但日复一日的劳作让她的两臂变得结实,一双布满裂纹的大手粗壮有力。这个模样清秀、声音甜美,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巴渝女人说,“从来不敢让自己停歇下来。”
“她太勤快了,每天不得歇,什么时候都在做事。”每次看到倔强顽强、忙忙碌碌、又总是面带微笑的何晓群,同村村民、重庆武隆区接龙乡小坪村妇联主席赵洪总不免掉泪,“除了每天大量的农活,不论遇到多难的事,她从没掉过一滴眼泪。”
何晓群的家坐落在距离武隆城区8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一块相对开阔平缓的谷地上,最近的一户邻居也在几百米外。屋后大片快要成熟的玉米漫过山坡,门前小块整齐的土地里,黄瓜、茄子、辣椒等时令蔬菜鲜嫩翠绿,几丛蓝色的绣球花在雨后的阳光下柔美秀丽。
“这是你种的花吗?”记者问。
笑着点头的何晓群说,“这花很好看的。”
家门上“吉祥如意全家福”的春联仍旧鲜亮,一个“笑脸”的“最清洁家庭”标牌就挂在一边,这个由接龙乡小坪村村民委员会每季度一评的称号得之不易。赵洪说,从2007年开始,全村550多户村民,每次只有30户能获得这个称号,“十几年来,她家总在其中。”
“她特别爱干净,总是收拾个不停。你看,她家的猪圈什么时候来都干干净净的。”经常走家串户的接龙乡干部朱淑静觉得,何晓群的爱干净简直改变了人们对农村畜圈一贯以来臭气熏天的印象。2016年,全区改建农村卫生间项目时,何晓群还特意加建了洗浴间。
朱淑静觉得,“何晓群永远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残疾但并不残废的身体去努力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实而有收获。”何晓群的家,原本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农村家庭,但这么多年来,“不等不靠”的何晓群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每一天看似平常的生活与劳作中,不仅让全家人过上了相对温饱的生活,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听着乡村干部、邻居乡亲的夸赞,一旁的何晓群端起桌上满满一盆煮熟的鸡蛋,“吃嘛,吃嘛,这是自己鸡下的蛋,好吃好吃。”仰头望着众人的何晓群,一脸灿烂。
既然离不开土地,那就向土地要生活
“这个世界上,我最感谢的人有3个。”现年34岁的何晓群总会反复强调,妈妈,把她带到这个世界,给了她生命;继父,从小照顾她最多,教会她坚强;丈夫,跟她相守相依,“为人老实,对我很好!”
3岁时,一次脑膜炎引发的高烧,使何晓群再也不能站立和行走。现实的困难让父亲无法接受,选择了放弃。离婚后的母亲带着何晓群组织了新的家庭,“你要学会独立。”继父除了关心她的生活,给她更多的是鼓励和坚持。凭着一股子韧劲,何晓群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蹲着行走,更掌握了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
20岁时,经人介绍,何晓群嫁给邻村农民赵芝万,生活贫困而艰辛。但何晓群不愿意自我放弃,更不愿意被生活抛弃。
当时,村里大多数年轻人离开村庄,到城市打工,何晓群想,自己既然离不开土地,那就向土地要生活。除了种好自己家里的田地,何晓群还从外出打工的村民手里流转了一些土地,玉米、土豆、红薯、中药材等等,她种了整整18亩。
就这样,平日里何晓群在家务农种地,丈夫外出务工。为了节省往返地里的时间,她索性带上干粮,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
“现在是忙季,我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在家里吃过午饭了。”梅雨季节的重庆阴湿多雨,但地里的农活不等人,除草施肥一样不能拉下。裹上雨具,在地里摸爬滚打就是一天,等回到家里,何晓群经常就成了泥人。
种田辛苦,收获的玉米又卖不上好价钱。那就养牲畜,至少饲料自给自足。别人家养两三头猪都嫌辛苦,何晓群一下子就养了十几头,加上黑山羊、散养鸡,院子里每天各种鸡鸣猪叫。自从娶了何晓群,贫困户赵芝万的家里开始变得生机勃勃,2016年,全家四口人彻底告别贫困。
“说句实话,现在种粮食挣不了多少钱,不如人家外出打工挣得多。”赵洪说,如今在农村,像何晓群这样玩命种田养牲畜的人已经不多了。“她个子小,喂猪或冲洗猪圈时经常就被猪拱倒,我们看着都心疼,但她从没有说过一句苦。”
“不做,闲着更没得收入。”何晓群说。
常年的田间劳作让何晓群的两臂粗壮有力,她笑称,农闲时,要是多休息了几日,两条腿反而会酸痛,“干活就没得事情,就是不能歇着。”
除了勤快,何晓群更心灵手巧。农闲时,她用自己种的高粱秸绑扫帚,她给家人做棉鞋、绣鞋垫。如今很多乡村妇女丢掉的手工编制、女红手艺,她样样拿手。总之,她手里眼里永远有干不完的活计。坐在家门口,拿出为丈夫缝制一半的棉鞋,何晓群对记者说,“穿上很舒服的。”然后眼睛一亮,“我送你一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