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研究生支教团连续十二年赴新疆支教
“每当想起在新疆兵团支教的那段岁月,就非常振奋”
研支团成员指导学生乐团。资料图片
“2018年5月4日,对我而言,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尽管已经过去几个月,14岁的维吾尔族小姑娘扎米拉对当天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那一天,这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中学的初二学生第一次走出新疆,坐飞机到武汉,站在了华中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研究生支教团20周年晚会的舞台上,在众多大学师生面前担任活动主持人。
2006年,华中师大第八届研支团正式成立新疆分队,首批5名队员抵达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如今已有12个年头。
十二载志愿服务接力,80名支教团成员投身西部教育,累计教授学生1.6万余人,用爱心和奉献精神演绎出一部青春大戏。
“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刚刚结束支教的徐佳晨即将离开新疆,临行前,她不忘到学生家里串个门,难掩内心的不舍。
她是华中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兵团分队第十二届的队长。去年7月,她和6位队员一同踏上了西行的列车。
根据安排,7名成员主要服务于第五师中学,承担语文、历史、地理、生物、信息技术、形体等6门课程的教学,覆盖一至九年级、28个班级、1000余名学生。
学计算机的可能要教英语,学心理学的可能要教语文,什么课有需要都要能顶上。来自法学院的队员徐晨阳,先后教过地理、信息技术、英语和语文。
初为人师的一群非师范生,快速切换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
“一开始没经验,就先去听别的老师怎么上,一次不行再听一次。”队员们不断地听课、求教、备课、再授课,用更多的时间和付出弥补着经验的缺失。
在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彭军洪眼里,这些有学识、有文化的大学生,虽然年轻,但能吃苦。对支教团而言,这一切不过是在践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承诺。
彭军洪说,全校上千名学生,最近4年没有进大学生,年轻的支教教师和学生沟通零距离,他们“不仅是教学上的老师,也是学生生活上的老师”,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不可估量。
“hi”“story”,徐佳晨上的第一节历史课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让他们从一个个故事中记住了历史知识,“而不是仅仅背诵年代人物”。
生物老师刘沛泽将肯德基带到课堂,成为大家口中“用薯条当教具”的老师;因其他老师生病临时代课的语文老师徐晨阳,借《傅雷家书》帮“回家后不和父母交流”的内向孩子找回了自信。
胡伊洛擅长舞蹈,服务于一向注重艺术教育工作的90团学校,担任一至六年级12个班的形体课老师,同时辅导学校有着30年历史的铜管乐队,开设一小时课堂,每天坚持训练。一年间,他组织编排10余首曲目,让全师团场学校羡慕不已。
在90团学校,面对记者,校长丌翔对每年来这里的支教成员赞不绝口。学小号的刘志强6年前带领学生训练小号的照片,至今张贴在学校会议室的墙壁上。
除教学,支教团成员结合自身特长,积极承担学校行政工作。郑惠文在政教处,每周的升旗仪式成了她工作的一部分,学校广播站、学生会成了她的“新伙伴”。
徐佳晨个人教学考评总成绩在全校120余名老师中排第一;刘沛泽所带班级生物成绩优秀率第一;学校举办的新晋教师讲课比赛中,5名支教队员获得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陈哲,马浩然,陈张帆,肖微,胡慧洁……”第五师中学校长戴加宏可以清晰地历数支教团每一届队员的名字。
他说,这样的骄人记录,在每一届支教团队员中都曾出现。“他们也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认可,经常被拉到家里吃饭”。
播撒爱的火种
“佳晨姐姐,我是迪丽热孜!”去年9月,徐佳晨来到第五师中学任教,在双语班第一堂课上,她做完自我介绍,教室后排的一个女生高举右手向她打招呼。
这个小姑娘是徐佳晨两年前通过“爱新驿站”活动结缘的小妹妹。
支教团新疆兵团分队第十届成员刘文鑫,为了让新疆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内地,提出让孩子们与华中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互通书信的想法。
在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爱新驿站”活动在其任教的第五师小学发起,当年结对的学生就有近百人。
大学生志愿者们给新疆的小朋友拍起了视频,新疆的小学生则提笔写下了寄给远方哥哥姐姐的第一封信。当时读大三的徐佳晨和在第五师小学就读的迪丽热孜往来书信,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研究生支教团十二载接力,架起了民族交流与团结的桥梁。
美术专业的马浩然是华中师大来疆的首批支教生,上课之余,他常常背起画板到少数民族居住地,为少数民族家庭画上一幅全家福,用符合自身身份的形式融入少数民族生活。
寒来暑往,他已记不清拜访过多少个维吾尔族家庭。而多少年过去,青得里街的哈克苏一家,也至今感念那个年轻的汉族小伙子。
他们不仅是老师,更是爱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