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刘石江:坚持40多年 为村民开设免费书屋(图)

2018-08-09 08:32:13

“想把书屋一直办下去”

刘石江在免费书屋里整理书籍。本报记者 邵玉姿摄

  “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一直办下去。”眼前这位鬓发斑白的老人笑着对记者说。他叫刘石江,是福建省寿宁县竹管垅村村民,当过木工、开过养殖场、跑过货物运输——虽然生活奔波,但有一件事情他坚持了40多年,那就是开办农村免费书屋。

  书屋成了安静小山村里最有人气的地方

  从寿宁县城去往竹管垅村的路弯弯曲曲,车子顺着蜿蜒的道路盘山而上。穿过一座座茶山,一进入竹管垅村,街道旁刘石江的农民图书馆就映入了记者的眼帘。

  1974年,18岁的刘石江从县城的高中毕业回到竹管垅村务农。那时,村里没有电,位置又很偏僻,交通和信息闭塞,通车的路离村口都有好几里。作为当时的“高才生”,空闲时间里,刘石江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村民听他讲见闻、说故事。故事就那么几个,时间一长,肚子里的那点“墨水”就都被“挤干”了。可是,每天晚上来家里等他说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多。农村精神生活的贫乏、村民对文化知识的渴望、自身对书本的脱离,促使刘石江萌生了在家里创办农村书屋的想法。

  为了把书屋办起来,刘石江说服父亲把家中仅有的一头猪以200元价格卖了,又向生产队借了400元,去县城买了千余册书,以及桌椅、二胡、笛子和煤油灯等,放置在小阁楼上。小书屋就这么成立了,并免费向村民开放。每到夜晚,刘石江的家就成了这个安静的小山村里最有人气的地方。“点好煤油灯,他们就在我的小阁楼里,拉拉二胡、吹吹笛子、看看书。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苦,但精神一点也不苦。”回想起煤油灯下的小书屋场景,刘石江满是自豪与幸福。

  小书屋变身农家图书馆,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随着大女儿的出生,成家后的刘石江经济压力越来越大,不得已,暂时关闭了小书屋,带着从书里自学来的木工技能外出务工。

  两年后,靠着做木工攒下的积蓄,刘石江建起了村里第一座两层砖混楼房。没想到,新楼建好没多久,几位村民就不约而同地来到他家中,想要继续看书。

  在外的两年,刘石江就一直惦记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小书屋。小书屋关闭时的情景一直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不舍,但是很无奈。”刘石江说,直至村民自发地来家里看书,“那一瞬间,我觉得,再艰难也得坚持下去:他们需要书屋!”刘石江当即把沿街的一间房腾出来开办新的书屋,又去县城里新购买了一批图书和期刊杂志。

  每隔一段时间刘石江就会去县城添置一些新书,书越来越多,原来简陋的木架子放不下了,一间房也不够用了。1998年,刘石江将沿街的两个房间打通,又做了几个书柜存放图书。也是在这一年,刘石江将自己的小书屋正式命名为“刘石江农民书屋”。

  “时代在不停地发展,我也得跟上。”刘石江说,他还先后设立了书法室、台球室来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刘石江购置了两台电脑和相关教材,回到家中,自己对着书本学,学会了就利用闲暇时间手把手地教村民使用。如今,小书屋已经发展成藏书7000多册、占地三间房、有图书也有文娱的农家图书馆了。

  虽然付出很多,却是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虽然生活有压力,但从创办的第一天起,我就从未想过放弃。”窘迫的经济条件并没有打消他办好农民书屋的念头,为了增加收入,他先后从事过木工、养殖户、司机等工作,“我做这么多工作,就是想把书屋一直办下去。”刘石江说。

  “和他在一起,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省下的钱都被他拿去买书了。”说起刘石江办书屋的事,妻子一肚子抱怨,可是她还是会在刘石江忙的时候笑盈盈地照看着书屋的一切,“孩子们总和我说,带同学来家里看书的时候很自豪,觉得爸爸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创办免费书屋也曾受到过一些村民的质疑,但更多的村民会去他的书屋查阅农业种植书籍,寻思着从书里找一些科学种植的方法,有几家贫困户甚至通过研究茶叶种植方面的实用书籍,学会了科学种茶,并摆脱了贫困。

  妻子的支持、儿女的理解、村民的认可,这些都是刘石江一直坚持下来的动力。“只要能够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点事,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刘石江创办书屋的初衷,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虽然来书屋看书的人没以前多了,可我还是得发挥余热啊!”刘石江满怀期待地计划着购置一批新的书籍……(本报记者 邵玉姿)

  记者手记

  初衷不改最难得

  刘石江借钱购置图书创办免费书屋的热血和勇气令人敬佩,而更令人敬佩的是40多年来的初心不改,一生只为做好这一件事。受过质疑,也有过困难,他却从未有过动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是开头之后,坚持到底更难。有多少人满腔热血地开始了一份事业,又有多少人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那一份初心不改?也许,被村民们需要,被乡亲们信任,为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带来知识的甘甜,都是刘石江坚持下来的坚强动力。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梁雨桐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小克鲁伊夫出任重庆斯威主教练

  • 黄渤导演处女作野心并不在市场

    《一出好戏》讲述的是一群人意外遭遇海难,被迫流落荒岛求生,并直面一系列“人性”问题的故事。影片前半段有观众所期待的笑点,但越往后越能看出黄渤的强烈表达欲。接受采访时,黄渤也颇为诚恳地说:“从三字头迈入四十不惑,我这三年也没拍戏,大家可以算算我一年拍戏的票房能有多少,如果说《一出好戏》是冲着票房来的,那显得多拧巴?这部电影是我想拿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聊聊天,门槛和难度都更高一些、更有意义些。”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唐文源:茶香也怕巷子深 为古丈茶代言

      “我们古丈是茶叶之乡、歌舞之乡。这里生态环境好,连夏日里的蝉鸣都中气十足……”8月6日,在湖南省古丈县政府大楼办公室,一见到科技日报记者,科技副县长唐文源就开始了激情洋溢的“谁不说俺家乡好”式演说。

  • 陈炳耀:“富三代”的创业路

      葛瑞博(Grab)是东南亚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业务遍布东南亚7个国家500多个城镇。回想起当初的创业,葛瑞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炳耀认为是纯属偶然。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