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日晚,何苦在《最后的棒棒》见面会现场和市民交流。(受访者供图)
灰色背心、黑色短裤、白色板鞋……8月16日晚,纪录电影《最后的棒棒》主创见面会在重庆新山书屋举行。该片导演何苦来到现场时,近百双眼睛瞬间聚焦在了这位重庆汉子身上——他是当晚绝对的主角,一句“我可能是中国最有力气的导演”让人捧腹。8月17日起,由他自编自导的这部纪录电影在各大院线公映。
他曾是一位有着20年军龄的军队干部,他也曾是一位市民亲切招呼的“棒棒”(重庆力夫,下同)。三年前,他自筹资金,将镜头对准活跃在重庆大街小巷的“棒棒”群体,为此,他也义无反顾地成为“棒棒”中的一员,并将镜头对准了自己。
2015年,何苦陆续推出自编自导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旋即在网上一炮而红。电影点评网站豆瓣上,该纪录片获得了9.7分的高分,成为该网年度国产纪录片的最高分。
三年来,何苦说他一直在继续着自己的“棒棒”事业。如今,他将那些曾经给予他诸多荣誉的纪录片母片重新剪辑,制作成同名电影。该片通过老黄、老甘等几位“棒棒军”的人生转折故事,忠实纪录了重庆“棒棒军”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时代大潮中的命运转折,让市民得以了解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完成电影版《最后的棒棒》,接下来,何苦将把镜头对准“城管”群体。他说,“希望能通过和城管交朋友,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再次走入公众视野的何苦,曾有过哪些心路历程?见面会结束后,何苦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
“他们的坚韧打动了我”
重庆日报:至今依然有人会问,转业军官做“棒棒”,到底为什么?
何苦:我觉得有这种疑问的人应该不少吧,但这是对劳动的一种误解。我做了20年军人,也曾走到了领导岗位,就不能再劳动了吗?我当然能够参与到劳动者当中,一点一点地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军人脱下军装,骨子里还流淌着军人的血液,所以我愿意把人生归零,解甲出征。
重庆日报:最初选择“棒棒”为观察对象,是什么打动了你?
何苦:除了淳朴,最打动我的莫过于他们身上那种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精神品质。我坚信,到今天还扛着一根棒棒,在大街上守活挣钱的这一群人,无论是谁,都会有故事。山城棒棒军就是这样的群体。没有谁心甘情愿下苦力,他一定是为了生活,经历过各种坎坷。我被“棒棒”们的坚韧所感动,因此拍摄过程中一点都不觉得苦。
我感觉,“棒棒”是一个后继无人的行业,今天只是零零星星的老人在坚守着,我要记录下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贡献。
“用镜头记录城市变化”
重庆日报:你当初的纪录片已经足够成功,再次搬上大银幕会考虑风险吗?
何苦:拍摄这部纪录片之前,我根本没有想到它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没想过它能够被再次搬上大银幕。当时这部纪录片在爱奇艺上线之后,很多网友被它打动的同时,纷纷在评论中表示,希望这部片子能改编成电影。刚好去年,几位电影院线的朋友找到我,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于是我就顺水推舟,把300多分钟的纪录片剪辑成99分钟的电影。
重庆日报:电影主要做了哪些大的改动?
何苦:与之前的纪录片相比,电影版的《最后的棒棒》在主线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纪录片中,我更多的是想通过镜头,记录以老黄为代表的山城棒棒这一群体真实的生存状态。但在改编成电影时,我更多地想强调“改变”,这种改变不仅是以老黄为代表的“棒棒军”群体的改变,更有我们这座城市为适应时代变迁而发生的改变。
由于之前的纪录片主要记录的是我当棒棒那一年所发生的故事,很多网友在看完纪录片之后,对“棒棒”今后的命运十分关注,我也没有因纪录片的事停止对他们的关注,依然用镜头记录下大量素材,记录他们生活的变化。在对纪录片进行剪辑之时,我把这些素材加入其中,进而更加立体呈现他们的人生。
“公映本身就是成功”
重庆日报:你带团队为村民免费放映这部电影,初衷是什么?
何苦:电影里面主要体现的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状态。对于广大农村而言,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是乡村的中坚力量。我们希望老人们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更能理解儿女们在城市生活的艰辛,孩子们通过这部电影,能理解父母为家庭付出的心血,懂得感恩。
重庆日报: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有预期吗?
何苦:没有。它能被搬上大银幕,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部电影了解“棒棒”这一特殊的群体,了解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我的作品,更是千千万万重庆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