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内的槟榔谷景区里住着一群特殊的老人。他们来自海南各少数民族地区,人生中大半的岁月居住在茅草房里,过去甚至不会说一句普通话。
10多年前,他们与旅游结缘,来到景区表演织黎锦、展示绣面文身,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每天和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互动,甚至有机会走出岛外、走出国门表演……与农村留守老人孤独黯淡的生活不同,他们的晚年多姿多彩。安享晚年之余,老人们心里还藏着一个愿望: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技艺留住。
黎族“老织女”的演艺人生
从三亚市驱车约半小时进入保亭,热带滨海风光逐渐变成雨林山地景观。在槟榔谷景区内,万株槟榔树掩映下,一间间黎族茅草屋散落在五指山末端的甘什岭上。茅草屋旁坐着的老人们聚精会神织着黎锦,成为景区最独特的风景。
“波隆!”面对参观的一拨拨游客,68岁的谭英珍伸出大拇指,微笑着用黎语问好。谭英珍家在景区旁的甘什上村。得益于家门口的旅游开发,10多年前她来到景区,成为黎锦文化的传播者。
在游客的注视下,老人坐在长椅上,两腿并拢伸直,脚和腰部共同将正在织的线扯直,不同颜色的细线在娴熟的手中上下翻飞,精美的图案渐渐浮现,令人啧啧称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3000年历史的黎锦可谓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
德国生理学家、耶拿大学教授史图博曾于1931年、1932年两度前往海南岛黎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并写下《海南岛的黎族》一书,被学界公认为是研究海南岛黎族的权威性著作。他用了很大篇幅来描述当时黎族各支系的服装,并对这些服装大加赞赏:“妇女的服装异常美丽,最能表现黎族艺术才能。”
在过去,黎族妇女的衣服都靠自己织就,织锦是黎族女子成人前的一门必修课。织一件精美的黎锦服饰往往要花费数月,需要高度的耐心和细心。“看衣服漂不漂亮就知道手巧不巧,手巧的姑娘来提亲的就多。”谭英珍说。
东方市的符金花到槟榔谷已有17年,是景区的织锦明星。一件刚织好的黎锦画卷挂在墙上,生动再现了黎族传统婚恋习俗:开春时木棉花绽放,小伙子上山打猎;木棉花落“三月三”到来,黎族青年在篝火晚会上对唱山歌、谈情说爱;从相识到相恋,小伙子和家人扛着山兰酒、提着槟榔到心上人家提亲……
这件游客出价1.2万元订制的作品,戴着老花镜的符金花要足足织上3个月。没有参照图样,一切设计灵感皆源于黎族传统民俗,一针一线都融入了她70余年人生的经历和记忆。
除了黎锦技艺传承人,符金花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海南岛最后一代黎族纹面妇女。按照黎族的传统习俗,用工具文身,是黎族女性结束少女生活、步入成年时所必须完成的一个程序。
8岁纹脸,11岁纹脖子,12岁纹胸口,13岁到14岁把腿纹完。1952年符金花开始文身,历时6年完成。虫、螺、青蛙、黎族创世神话中的大力神……独特的图案组合蕴含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我国学者普遍认为,黎族是从古代南方越族发展而来,特别是和“百越”的一支——“骆越”的关系密切。据推测,黎族先民在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就渡海入岛,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进行“砍倒烧光”的原始锄耕农业和狩猎、捕鱼、采集等生产活动,信仰原始宗教。
以人类皮肤为载体传承原始崇拜、记录氏族符号,黎族妇女的绣面文身随着黎族世代生存繁衍流传了3000多年,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在人体上雕刻历史的敦煌壁画”。海南黎族分润、美孚、哈、杞、赛五大方言区,不同方言、不同氏族的文身图案都各不相同,黎族文身仅面纹就有37式,手臂纹14式,腿纹10式。
“从图案能看出是不是一个家族,同家族的不能结婚。而且文了身过世后祖先才能认出你、接纳你。”来自乐东黎族自治县的邢连关说。尽管过去了60年,那种钻心疼痛难以忘记:没有麻药,在山上摘红白藤刺扎在脸上、身上,纹完后身体肿了一个星期不能下床。“太受罪所以政府不让纹了,现在的小姑娘都没有了。”
海南有关机构在2009年进行的统计显示,全省纹身黎族妇女人数仅剩下3459人。随着海南对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视,黎族文身阿婆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名片,不少人受聘为各景区的特殊员工。更多阿婆闲居在家颐养天年,却时常吸引摄影爱好者和游客慕名进村寻访。她们热情好客,面对陌生人和镜头毫不腼腆。
在槟榔谷内,有来自五指山、东方、乐东、昌江、白沙等地的文身老人28人,这些景区的“明星”深受游客喜爱和尊敬。在景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70多名,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人,是景区最珍贵的“瑰宝”。黎族“老织女”平时展示织锦,有时走上演出舞台表演舂米,偶尔又在黎族婚俗表演中客串,对她们来说,生活就是演出,而他们所演绎的正是最为熟悉的生活。
特殊的“养老院”里收获多彩晚年
清晨,把自己分工的区域打扫完毕后,老人们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前,跟随音乐跳健身操。8点半吃完早餐,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织锦、和游客聊天互动、每逢整点伴随音乐教游客跳黎族“叮咚舞”,每天都过得热热闹闹。
最近,谭英珍正在织一件精美的筒裙,常常勾起游客的浓厚兴趣。“这是织给自己的,等我入土那天穿!”面对游客的好奇,老太太洒脱地笑着回答。然而,身体硬朗的她,目标是活到一百岁。“慢慢织织得漂亮一点,织好先放着,反正它又不吃食!”
乐观开朗的谭英珍其实已经丧偶20多年,唯一的女儿也早早嫁去五指山市。10多年来,她在丈夫的弟弟家生活,晚辈孝顺,每天她从槟榔谷下班回来就能吃上可口的晚餐。家中的弟妹林玉銮比她年长几岁,但笑容和言语却比她少了许多。晚辈白天外出打工、下地干活,林玉銮老人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就是静静坐在门前的椅子上发呆。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的概念,只要身体允许会一直劳动。即便干不动农活,也会力所能及地照顾孙辈、做些家务,以此体现自己的价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推进,黎族村庄里的年轻人也纷纷外出务工,孙辈上学后,留守老人的生活更显孤独。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负责人朱智诚说,当初到各地邀请老人们来工作时,很多老人都是在家独处。
来到景区后,老人们收获了友谊和陪伴。游客参观的间隙,老太太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聊聊儿孙的事业和学业,分享各自“当姑娘”时的风光。上了年纪的老人就像孩子般天真,开玩笑时轻轻捏对方一把,又马上亲切地搂在一起。尽管来自不同方言区、语言并不完全相通,却情同姐妹。
来自东方的吉金妹随身携带着一支鼻箫,闲暇时就会为老姐妹们吹上一段。吉金妹说,这是她在工作之余找黎族八音乐器组的阿公们学的。“来了一年多,我已经会吹鼻箫和灼吧了,接下来打算把另外四五种也学会。”
这些老人的人生中,有大半岁月居住在茅草房里,来景区前甚至不会说一句普通话、没出过岛。但在晚年,他们获得了感受外面世界的机会。得益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些老人不仅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互动,足迹也越走越远。北京、上海、武汉、香港、澳门……每当有大型推介活动,这些老人就会飞往各地演示织黎锦。
在邢连关背着的黎锦挎包里,和身份证等贵重物品放在一起的,有一张1美元的纸币。这是10年前一位和她年龄相仿的美国游客与她合照后留下的纪念。她叫不出那名游客的名字,却把1美金纸币用塑料膜妥帖地包好,至今依然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