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丁榕,河北唐山人,项目预算员。她给妈妈买了阿胶,给爸爸买了酒,此外还带了坚果、橄榄油等。
②刘向前,河南洛阳人,工地后勤负责人,95后。他给父母带了一箱水果和全聚德烤鸭,他回家最想吃妈妈的拿手菜——汗肉。
③移龙堂,江苏泰州人,生产负责人。今年和妻子去陕西岳父家过春节,他给岳父买了茶具。
④王特,湖北武汉人,测量员。他给家人的年货是北京稻香村点心。
⑤闻飞,安徽芜湖人,劳务现场负责人,已有12年工龄,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带回家的“温暖礼包”里有保温杯、福字、零食等。
⑥胡太平,湖北孝感人,测量员。他给家人买了北京的特产全聚德烤鸭,给儿子买的陀螺等玩具已在网上下好了单。
⑦马力,河北唐山人,工长。他给爸妈、媳妇带了钱,给刚满一岁的孩子买了洋娃娃。
“京八件”“全聚德烤鸭”“稻香村点心”……1月26日下午,北京通州区东郊,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项目建设工地宿舍区,中铁一局承建的B2标段上,部分建设者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带给家人的新春礼物。在这个15万平方米的工地上,已没有了往日热闹的建设景象,只剩下一幢幢还未完工的灰色建筑与一座座高低错落的塔吊车。大多数工友早已陆续返乡。由于工作需要,一部分人继续坚守岗位,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此时,距春节不足10天。
返乡在即,他们的行囊却并不空空,或多或少,给家里人带些年货,是这些常年在外工作的人炽热的心意。
测量员王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老家在湖北武汉。春节临近,他同样归家心切。想到两天后就能踏上回家的高铁,想到很快就能看到自己刚满1岁的儿子,他脸上难掩微笑。
“给家里人买了稻香村的点心,北京的特产嘛。”由于回家行李多,他说没带太多点心,就买了4盒。“我妈和我老婆都爱吃。”
王特不到20岁就进入了建筑行业,如今已经干五六年了,武汉、广西、山东、北京……他的足迹留在了大江南北不少城市。自从去年10月份来到这个工地,他说自己大半年没见儿子了,那是他最牵挂的人。平时,每当想儿子的时候,他就下班后用手机和儿子视频聊天。“看到他我就高兴,感觉所有的累都值得。”
年长王特几岁的湖北老乡胡太平,同样也是测量员,今年,他给家里人带的北京特产是“全聚德烤鸭”。而给5岁儿子的礼物,他已经在网上下好了单。“都是陀螺之类的东西,儿子喜欢。”说到这里,胡太平兴奋地打开手机下单的页面,拿给记者看。
95后刘向前今年22岁,来自河南洛阳,在工地上负责后勤工作。今年回家他给父母买了一箱水果。他说,一年回一两次家,平常和妈妈打电话比较多,尽管有时候电话那头的母亲也偶尔向他“发发小脾气”。
春节临近,刘向前越来越想母亲做的汗肉,这是一道老家春节的特色菜。“我妈每年都会做很多,送给亲朋好友。”他说,这道菜是母亲的拿手菜,平时不轻易展露,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来自鱼米之乡江苏泰州的移龙堂,在项目上负责生产管理。谈起春节礼物,他大包小包带了不少。“岳父爱喝茶,给他带了一套茶具,还有茶叶,给丈母娘和老婆买了首饰……”今年春节,他要陪媳妇回陕西的岳父家过年,假期见不着父母,他给老爸买的剃须刀,托自己的舅舅带回去。移龙堂说,他特别想对父母说,“今年春节不能陪你们,多保重身体,我在北京一切安好,不用挂念。”
丁榕来自河北唐山,是项目预算员,也是项目上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她给母亲带了阿胶,给父亲买了爱喝的“二锅头”,还特意买了一盒橄榄油。“这个对身体特别好,之前过年亲戚拜年的时候送过,但父母舍不得吃,所以今年我特意给他们买了些。”
工地上的兄弟姐妹们来自五湖四海,但大家归乡的心情却没有什么不同。
来自安徽芜湖的闻飞在建筑行业干了13年,常年走南闯北,他说,“其实对家人来说,钱多钱少、带不带礼物都是次要的,出来工作一年了,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回家,是家人对我们最大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