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葛树芹与一户村民聊天,了解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华社郑州2月19日电 女村官葛树芹:让老百姓过好“小日子”
新华社记者宋晓东
新春刚过,瑞雪降中原。一片银装素裹间,一个暗红色的门楼上“向阳庄村”几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门楼下葛树芹正一边扫雪一边大声地和村民们聊着天,欢声笑语间满满的是幸福年味。
葛树芹是河南省汤阴县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从1988年担任村干部起,31年来她基本没离开过向阳庄村。“当村官我就干一件事,让老百姓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群众幸福了我的工作就干好了。”葛树芹说。
从“外来媳妇”到“当家人”
78岁的石庆合独身一人,常年患病,腿脚还不灵便,是向阳庄村为数不多的贫困户之一,可走进他家小院却看不出一点贫困的痕迹。院里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屋里也是亮亮堂堂、暖暖和和的。“我有啥不得劲的都找树芹,她跟俺亲闺女一样。”石庆合拉着葛树芹的手,像一家人般亲热。
1985年,葛树芹嫁到向阳庄村。性格豪爽、热心肠的葛树芹,不管谁家遇到麻烦事找她帮忙,她从没二话。1992年村委换届,葛树芹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群众选我就是因为我真干事,当村官就要干实事。”葛树芹说。
2004年,葛树芹这个“外来媳妇”当选村支书并兼任村主任,成为向阳庄村的“当家人”。全村162户、620口人,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经济收入葛树芹都清清楚楚,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谁得过什么病、身体哪里不舒服她也都记得。筛选贫困户、定低保最容易引起争议,但葛树芹当村支书的15年,全村没有一例因低保问题出现上访案件。“只要你有一颗公心在,百姓也会真心对你,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葛树芹说。
“向阳飞跃” 从落后庄到文明村
从2004年葛树芹成为向阳庄村党支部书记,15年来这个落后村实现了“向阳飞跃”,经济收入、村容环境和乡风文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向阳庄村是移民村,1975年搬迁建村时人均只有1.5亩地,是十里八乡的落后村,2004年村里还欠外债10多万元。“没钱干不成事”,葛树芹带领群众修沟渠,给外村浇地一年赚了3000元,村里头一次有了集体收入。随后她开荒地,办技能培训班;引进企业解决村民就业、增加集体收入。15年来,向阳庄村从过去的“欠外债”到现在每年村集体收入超过100万元,户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人富裕还要家美丽”,葛树芹在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同时,还修路、种树、建公园,改善向阳庄村环境。2006年葛树芹开始带领群众修路、挖排水沟,用村里的集体收入一年干一段,用了10年把全村的每一条小巷都整修一新。
10多年间,葛树芹带领两委干部先后修建14条1800米的巷道硬化工程,铺设1200米长的下水管道和2000多米的自来水管网,建设了140多个垃圾池,向阳庄村家家通上天然气,户户用上水冲式厕所,获得了“省级生态村”称号。“要没葛书记带着我们干,向阳庄还是以前那个破落庄,有个好书记日子才有盼头。”向阳庄村村民王俊梅说。
乡村振兴是农村的全面提升
向阳庄村主干道两侧是两排“承诺林”,上面挂着村里所有党员的基本信息和承诺,“义务打扫街道卫生”“掌握2-3门实用技术带头致富”……没有空话套话,每一句承诺都能落在具体行动上,“晒”在阳光下,这是向阳庄村党建的新探索。
葛树芹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和干部,党建是农村发展的强劲动力,进一步把党组织的堡垒筑牢,把党员的力量调动起来,乡村振兴就有希望。”
近两年,党建成为向阳庄村发展的抓手,葛树芹不仅在村内干部、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和回村知识青年中发展党员,还探索了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对流动党员建立管理台账,让每名党员都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向阳庄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葛树芹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向阳庄村探索一条乡村振兴之路。“乡村振兴不是种多少粮食、赚多少钱的问题,是农村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全面提升,这条路更难走但却更让人充满希望,我要与向阳庄的群众一直干下去,让百姓过上更好的‘小日子’。”葛树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