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海口2月28日电题:“胶情”深 持续跟——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的“胶”虑
新华社记者刘邓
从海口驱车进入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境内,道路两旁除了赏心悦目的木棉花和三角梅,全是望不到尽头的橡胶林。
曾经,这里是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带领村民将荒山变绿、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一株株橡胶树上挂的胶碗成为当地群众的金饭碗。如今,橡胶价格持续低迷,一碗橡胶水卖不过一瓶矿泉水,村民大面积放弃割胶、外出务工,成了羊风极的“心病”。
第一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羊风极是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兼田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名土生土长的基层黎族干部。羊风极所在的田表村是个黎族村落,1200多人却只有500多亩水田,当时村中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人均收入不到500元。1998年羊风极当上村支书后,把脱贫的思路放在了利用3000多亩山地上,号召村民上山种橡胶树。20多年来,橡胶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当家产业,多数村民住上了二层小洋楼,成为远近闻名的富美乡村。
如今,举目四望大片大片的橡胶树上不见胶碗,台风打折的胶树不再有胶农管护,橡胶基地面积不断缩减。
羊风极急。他平常留意村民聊天中吐槽的内容,用心记录,用心思考,走村入户与村民交流,征求意见。“橡胶价格太低了,一个人一个月割胶才1500块钱,儿子儿媳妇只能出去打工。”留守村中照顾孙女的田表村阜才南小组村民曾春梅无奈地说。
“将天然橡胶保护纳入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对纳入合作社的胶农实施橡胶专用肥扶持,可‘以奖代补’‘以量计补’,最大程度鼓励胶农割胶,确保开割橡胶产量年增3%-5%以上”“实施橡胶保险项目,推广新型割胶技术,做好橡胶林下经济”……根据从村民那里收集来的意见,羊风极在一本略显老旧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对这个难题的对策思考。
去年全国两会上,羊风极将自己的思考说了出来,没想到海南团其他委员也对橡胶非常关心。作为并案提交后,2018年9月4日,农业农村部回函称:在银保监会已引导保险机构在海南探索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和收入保险试点的基础上,我部把天然橡胶纳入完成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作物范围。
2018年10月,村民羊风会种植的600株橡胶树按2.5元每公斤拿到1600多元保险补贴。羊风极说,目前这个标准只在打安镇试行,希望今后在海南橡胶种植区都能够推广开来。
过去一年,地方政府对羊风极反映的群众呼声也有了更多支持。羊风极提交的《关于建立江河下游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提案》已经海南省政府林业部门推动落实,补助标准已经由30元每月每人提高到50元每月每人,受益范围逐步扩大。
提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积极回应并落实,羊风极感到非常欣喜,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本就是一名割胶的农民,知道乡亲们的痛点难点,从我切身感受到的地方为国家建言献策,更有针对性。但个人长期在基层,知识面和眼界有限,还要加强学习。”羊风极说。
对于即将召开的2019年全国两会,羊风极将继续为天然橡胶事业鼓与呼,建议把海南天然橡胶生产加工一体化作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战略保障和促进农民增收、稳定脱贫成效的一个重要抓手给予政策支持。同时,羊风极关注到海南农业机械化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些适合海南热带特色农业生产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作业机械设备未能纳入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建议在海南实施差别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采访手记
新华社海口2月28日电(记者刘邓)这个时节的橡胶树,抽绿的嫩芽刚挂上树梢,一阵风过后,胶林沙沙作响,浑然不知将来的命运。带领村民将它们一手种下、看着成长的羊风极,心里想的很多。
20多年前,羊风极看着乡亲们贫穷,决定带着村民试种橡胶树。他一个人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自学割胶手艺,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请专家教村民种橡胶、割橡胶,带着乡亲们将一座座荒山变成一片片胶林。
今年56岁的羊风极,家就住在田表村里,跟其他村民一样下地割胶,养鸡种水稻,也是村民信赖的“老书记”。羊风极从1981年高中毕业后,就被村民相中,选为村委会干部,这份信任让羊风极从未停止过为乡亲脱贫谋出路。
如今村民虽然富裕了,新的难题不断。橡胶产业结构单一,风险很大,羊风极尝试过林下养殖鸡、养牛、养羊。
记者跟随羊风极走村入户收集村民意见时感觉到,当地老百姓对橡胶产业颇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情绪,更有对放弃割胶后该何去何从的迷茫。民之艰,正是羊风极调研所在。
羊风极的心在乡亲们身上,情在乡亲们身上。当羊风极掰着指头数去年提案有哪些见效时,那种满足和成就感溢于言表。
从党的十九大代表到新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的担子越压越重,为乡亲们排忧解难的思虑也越来越多。